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收官,A股迈入2025年中报披露关键期,投资者目光高度聚焦上市公司上半年经营“成绩单”,以便寻找新的投资契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收盘,A股市场已有26家公司率先披露业绩快报。其中,有17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还有1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呈现增长,整体呈现出“喜忧参半”态势。
那么,整个A股市场表现如何?在此之前,超1500家公司已提前“剧透”,对外披露了中报预告。其中近700家业绩预喜,239家预计业绩翻倍,26家增长超10倍,电力、证券、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亮眼,如华银电力、北方稀土等业绩大幅攀升。面对复杂业绩图景,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多维度考量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与宏观经济,精准把握投资机遇,在波谲云诡的资本市场中做出明智抉择。
半年度快报持续披露
随着A股步入中报披露期,市场对上市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成绩单关注度持续攀升,一批上市公司率先交出了阶段性答卷。
7月18日盘后,苏垦农发和长城汽车对外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其中,苏垦农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滑9.2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下滑27.72%。苏垦农发称,由于报告期内农产品价格低位窄幅震荡、农资价格总体下行导致营业收入下降,稻麦等主要产品毛利空间收窄。
长城汽车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923.6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下滑10.21%。长城汽车在报告中对净利润波动作出解释:本报告期公司开启新的产品周期,实现销量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同时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波动。
在此之前的7月17日,包括苏美达、杭州银行、明星电力等多家上市公司对外揭晓了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其中,苏美达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551.01亿元,同比下滑1.52%;归母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上涨12.62%。同期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为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明星电力的营业收入为15.24亿元,同比增长13.70%;归母净利润为7341.52万元,同比下滑13.44%。
26家公司率先揭晓“成绩单”
据Wind数据最新统计,截至7月18日盘后,A股市场已有26家上市公司率先对外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其中,有17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展现出部分企业在市场拓展、业务规模扩张等方面的积极态势;同时,有1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呈现增长。
就现有的披露情况来看,营收增幅最高的是中远海特,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7.75亿元,同比增长44.05%。“上半年业绩发展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还是我们团队规模的发展。虽然公司面临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下半年会努力开拓市场,延续上半年稳健增长的态势。”7月18日,面对《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中远海特表示。
据悉,中远海特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营特种船运输业务,经营管理半潜船、多用途船、重吊船、纸浆船、汽车船、木材船和沥青船等各类型船舶。2022年至2024年,中远海特的营业收入为122.07亿元、121.97亿元和167.80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8.21亿元、10.64亿元和15.31亿元。
在这26家上市公司中,归母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北鼎股份,2025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为5582.88万元,同比增长74.92%。报告期内,在国内市场,北鼎股份称,得益于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及基数效应叠加,公司自主品牌业务实现增长;海外市场方面,虽然全球贸易格局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公司业务仍实现小幅增长。
除了北鼎股份外,天德钰、思源电气和华安证券等上半年亦表现亮眼。其中,天德钰的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50.89%;思源电气的归母净利润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45.71%;华安证券的归母净利润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44.94%。
全市场预计表现如何?
除半年度业绩快报外,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提前释放盈利信号的重要载体。这种预告形式虽不像快报那样呈现精确数据,而是以区间范围展示业绩预期,却能更早地将行业周期波动、企业战略调整等因素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传递给市场,为投资者预判全市场中期业绩走向,提供了多元且及时的观察视角。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已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覆盖金融、医药、能源、制造等众多行业,形成了一幅横跨多个领域的业绩预期图景。在这1500多家披露预告的公司中,近700家公司业绩预喜,涵盖略增、扭亏、续盈和预增等多种类型。
其中,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表现尤为突出。有239家公司预计业绩实现翻倍增长,更有26家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长超10倍。华银电力、先达股份、万年青、北方稀土、锋龙股份等上市公司业绩优异,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在20倍以上。
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中期业绩信息,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认为,投资者在关注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时,除了基本的净利润、毛利率、营业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外,公司的研发投入、市场份额、行业地位等因素也是影响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考量因素。投资者应根据上市公司的中期预报,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以及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