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在2025年通过系统化的品牌活动和科技传播计划,已经开始显著提升了企业宣传力度,尤其以“科技月”为核心载体,展现出对技术实力展示和创新生态构建的战略性布局。
一、系统化活动规划:以“科技月”为核心品牌
1. 活动框架与目标
2025年7月6日启动的“科技月”以 “彰显科技基因 激发内生动能” 为主题,通过 “主线+辅线”双轨模式 推进:
· 主线活动:包含“一周一沙龙、一旬一讲座、一月两论坛”,覆盖技术沙龙、学术讲座及高端论坛;
· 辅线活动:科技成果展、开放日、培训竞赛、科技宣传等,形成 “两日一活动”的高频节奏,计划一个月内开展30余场活动。
· 目标定位:打造能源电力行业权威交流平台,推动“认知革新到实践落地”闭环。
2. 资源整合与跨界联动
· 邀请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高校 的专家学者参与,强化产学研协同;
· 特邀 怀柔国家实验室、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专家作前沿报告,提升活动权威性。 二、多维度的宣传策略
1. 技术内容深度策划
· 青年科学家IP打造:青年科研代表金玉龙(虚拟电厂技术突破)、张瑞琦(全国产化设备攻关)以“十年磨一剑”叙事分享攻坚故事,塑造企业创新形象。
· 核心领域成果发布:组织5位青年总师围绕 安全稳定、人工智能、器件装备等5大方向 发布技术报告,例如:
· 王玉《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故障防御》(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升级方案);
· 唐宁恺《AI4EMS实践路径》(人工智能赋能电网运行);
· 张大华《特高压柔直IGBT器件》(突破“卡脖子”技术)。
2. 传播渠道与形式创新
· 线上线下结合:活动通过直播、媒体报道(如新华网、搜狐、品玩等)扩大影响力;
· 互动化设计:开放日、科普基地体验(如武汉南瑞雷电实验室防雷直播)增强公众参与感。
三、青年人才与创新文化的深度绑定
· “瑞智•青年谈”论坛 作为科技月开幕环节,聚焦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十年磨剑”任务制团队展示技术领导力,传递 “再次创业”的企业精神;
· 青年科学家故事被提炼为 “一个方向、一条路径、一个团队” 的成长模型,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的品牌叙事。
四、技术品牌与行业责任的协同传播
1. 硬核技术标签强化
重点突出 虚拟电厂、特高压柔直IGBT、高比例新能源安全防御 等关键技术,定位南瑞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方案商。
2. 社会责任融合
· 武汉南瑞雷电实验室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直播,结合《追雷记》IP普及电力安全知识,履行央企责任;
· 通过高校合作、公众开放日,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传播生态。
五、长效品牌建设机制
· 科技月品牌化:董事长郑宗强明确将“科技月”作为年度固定活动,目标打造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品牌”;
· 改革与创新双驱动:以“科技月”为载体,推动 “自上而下建构式变革+自下而上涌现式创新”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总结:系统化、高频次、强技术导向的宣传矩阵。南瑞2025年的宣传核心特点是:以技术实力为基底,以青年人才为支点,以高频活动为引擎,形成覆盖学术圈、产业界及公众的多层次传播网络。其系统方案不仅提升品牌影响力,更直接服务于技术推广(如虚拟电厂产品线)与产学研合作需求。未来可重点关注其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及“科技月”系列活动的持续性效果。
2025年南瑞“科技月”活动框架概览
类别~ 活动形式 ,频次/规模 ,重点内容。
主线活动~ 技术沙龙、学术讲座、高端论坛 每周1沙龙、每旬1讲座、每月2论坛 前沿技术研讨、学科交叉融合。
辅线活动 ~开放日、科技成果展、培训竞赛 辅线配合形成“两日一活动” 公众科普、校企合作、技能提升
核心传播点~ 青年论坛、产学研联动 30+场次/月,10+高校参与 青年科学家IP、五大技术方向成果发布
品牌延伸~ 科普直播、社会责任项目 结合社会热点,技术惠民、公众教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