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大动作!
7月19日,雅鲁藏布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2万亿元,这一投资额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
雅下水电建成之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能够3亿人用上1年,而这些电量将以外送消纳为主。
原因在于,我国电力资源丰富地区与用电高需区存在明显的地理错配难题,如此大规模的电量要想成功外送,必须依赖我国两个技术:#【有奖】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一个是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顾名思义是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发电厂,简单理解则是削峰填谷。比如,在光伏发电充足时能储存多余的电,发电不足时又能释放电能,广泛用于新能源消纳领域。

数据显示,到2027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要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则要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届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37%。
一个是特高压。
2024年我国全年电厂投资额首次超过6千亿元,同比新增711亿元,主要流向特高压建设,预计2025年还将新增4条特高压工程,总投资额或超8千亿元,可见,电力消纳需求的迫切。
一旦雅下水电完成建设,虚拟电厂和特高压或将进入建设加速期,而有望先释放订单的还是上游电网设备环节,好比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的关系。
有趣的是,在产业链上出现了一对“双胞胎”—国电南瑞、国电南自。
不禁好奇,仅一字之差,两家公司“差”在哪?
第一,国电南瑞集大成者
国电南瑞核心业务有三块,即智能电网、数能融合和能源低碳,分别占公司2024年总营收的49.58%、21.54%和21.22%。

其中,公司智能电网业务深度受益虚拟电网和特高压需求的爆发。这是因为,智能电网是支撑虚拟电网和特高压高效灵活控制的最底层。
目前,公司智能电网已经覆盖输、变、配、用等电力关键环节,可以说不论哪个环节释放需求,国电南瑞都有技术补上。
电网层级上,国电南瑞全面涵盖特高压、超高压、高压以及中低压,这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打法成了国电南瑞业绩持续的增长秘诀。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385亿元增长到了574.2亿元,净利润从48.52亿元增长到了81.47亿元,五年营收平均同比增速为12.16%,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为11.71%。

尽管,公司五年业绩平均增速不算高,但核心在于其持续增长的势头已经要好于华能水电、龙源电力、大唐发电等下游发电企业。
第二,国电南自绝地反击者
虽与国电南瑞一字之差,在业绩规模上国电南自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2024年,国电南实现营收90.3亿元,仅是国电南瑞的六分之一左右,净利润更是远远赶不上。
但是,从成长速度上看,国电南自非常迅速。
2020-2024年国电南自营收平均同比增速为13%,与国电南瑞水平相当,而净利润五年平均同比增速高达72.15%。
进一步看,国电南自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41.04%提高到了2024年的50.14%,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中值更是近200%。

国电南自的绝地反击正是源于对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深耕。
业务上,国电南自以电力自动化为核心,包括电网自动化、电厂及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以及电力电子等。
其中,2024年电网自动化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42.37%,是公司最核心业务,这一块与国电南瑞智能电网业务类似,不过产品盈利能力上,国电南自更胜一筹。
财报显示,2024年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毛利率达到31.48%,高出国电南瑞智能电网业务约2个百分点。

再进一步看,国电南自业务全覆盖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光伏等下游主流发电领域,可见业务的深耕。
水电上,公司产品已在西藏大古水电站、四川巴塘水电站、贵州构皮滩等水电站应用。
核电上,公司机电保护设备以及电力自动化可用于核电站的升压站电气系统。同时,公司虚拟电厂已经具备了“聚合+调控+交易”的全栈技术能力。
所以,勿忽微尘,积尘成山,小体量企业也有极强的爆发力。
不过,电网设备产业链企业众多,为何国电南瑞和国电南自成了焦点?
这是因为,二者具备两个独特的稀缺优势:
一个是,背靠大树
电力行业具有垄断属性,有资源优势的企业更容易拿到订单,而项目经验是招标的重要考核因素,这时候二者的竞争力就显现出来了。
国电南瑞隶属于国网,其是国网旗下唯一专注数字化电网的公司,国电南自则是华电集团旗下二次设备供应商,均有望享受母公司的协同优势。

这一点从公司在手订单量上也能清晰地看到,2020-2025年国电南瑞平均在手订单达483.76亿元,国电南自则从2020年的67.16亿元跃升到了2024年的115.63亿元。

一个是,对未来下血本
背靠大树只是一方面,真正赢得未来的还是技术,从两家公司研发费用上便可略知一二。
财报显示,2020-2024年国电南瑞研发费用率稳定在6%左右,而国电南自则整体在6%以上,远远高于平高电气、中国西电以及许继电气,这对小体量的国电南自而言,并不容易。

从具体研发项目上看,国电南自侧重电网自动化,国电南瑞则更侧重数能融合以及电网升级等领域。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1160亿元,随着虚拟电厂和特高压建设推进,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65亿元,研发端的发力有望支撑订单释放。$国电南瑞(SH600406)$$国电南自(SH600268)$
所以,国电南瑞是规模的代表,而国电南自则是奋起直追的奔跑者。
但在这场电力革命中,不会落下每一个努力的人!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