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间,动力源(600405)发布公告,公司两高管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10.25万股。
公告显示,因个人资金需求,动力源副总经理李传平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7,72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45%;副总经理高洪卓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4,8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22%。
截至公告披露日,李传平持有公司股份110,9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81%,持有股份为其集中竞价交易所得;副总经理高洪卓持有公司股份299,2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88%,持有股份为公司股权激励及配股取得的股份。
根据公告,减持价格将按照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减持期间为公司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即自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
二级市场上,截至7月4日收盘,动力源股价报5.50元/股,如果以该价格计算,李传平及高洪卓或分别套现约15.25万元及约41.15万元。
公司官网显示,动力源成立于1995年,总部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作为中国电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动力源于2004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力电子及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在绿色能源、智慧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业绩方面,动力源已连亏5年,且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4192万元、1.424亿元、1661万元、2.758亿元、4.154亿元,5年亏近9亿元。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动力源同比有所减亏,实现营收8941万元,同比减少27.86%;归母净利润亏损494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709万元。
另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动力源刚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据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决定对动力源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对动力源财务负责人、董秘胡一元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根据《决定》,动力源存在多项问题。
一是收入核算不准确。上传签收单据不及时,公司部分产品已于年末验收但于次年确认收入;未能恰当识别CIF、CFR模式下运输服务的单项履约义务,导致营业收入和成本下细分项目和类别不准确。
二是减值计提不准确。未依据会计准则要求,利用“迁徙率”等模型测算预期信用损失,未充分考虑其与账龄组合计提减值间的差异影响;个别应收账款坏账单项计提不充分;部分存货库龄不准确,导致跌价准确计提不足;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使用的收入预测不谨慎,导致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
三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未完整留存运输服务完成时相关单据;个别研发项目的《开发支出资本化评审表》审批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