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光电9月5日公告成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持股30%,这一战略布局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对事件背景、行业前景、公司战略及市场反应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此次投资有望提升公司估值水平,短期内对股价形成积极支撑,但中长期影响仍取决于合资公司的实际运营成效。
核心判断:
商业航天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切入万亿级赛道
高温超导技术在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的应用具有技术壁垒,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合资公司短期内对业绩贡献有限,但长期看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事件公告后股价已出现明显上涨,投资者情绪积极,但需警惕短期获利回吐风险
一、事件概述: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
1.1 合资公司基本情况
9月5日,联创光电(600363.SH)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关联方共青城瑞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非关联方四川小资航旅科技有限公司、非关联方资阳航源智科商业运营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各投资方出资情况如下:
联创光电
现金出资2400万元,持股30%
瑞迈投资
现金出资1200万元,持股15%
航旅科技
现金出资3600万元,持股40%
航源智科
现金出资1200万元,持股15%
1.2 合资公司业务定位
合资公司将成为一家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频次、绿色环保的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与相关服务,提供电磁发射场建设所需的高温超导磁体、地面模组、变流控制等磁电高端装备产品。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是合资公司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实现高效、可靠的超高速发射的技术核心环节,是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领域的一次重要拓展。
1.3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此合资公司的成立是联创光电继7月份中标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采购项目"后的又一重要布局。招标方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其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是世界首个采用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路线的电磁发射技术验证平台,具备商业航天全系统、全流程动态演示验证能力。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结合运载火箭的方式,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可重复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旨在解决我国当前发射能力不足、发射成本过高的问题。该技术成熟后,将有望实现发射频次成倍增加、发射成本显著降低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更多卫星快速入轨,加速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二、公司基本面:高温超导与激光业务双轮驱动
2.1 公司业务结构分析
联创光电主要分为传统和新兴两大类业务:传统业务包括智能控制产品和背光源产品两个方向,新兴业务包括高温超导磁体和激光产品两个方向。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6.51%;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激光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归母净利润达1762.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00.58%。
2025年上半年业绩
营业收入:16.48亿元(+6.51% YoY)
归母净利润:2.63亿元(+15.18% YoY)
激光业务表现
营业收入:1.14亿元(+264.80% YoY)
归母净利润:1762.38万元(+400.58% YoY)
2.2 高温超导业务布局
在高温超导领域,联创光电围绕感应加热、磁控硅单晶生长和可控核聚变三大应用场景持续迭代。公司参股子公司联创超导是国际上少数能提供高温超导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已实现感应加热装备、超导磁体、高温超导聚变磁体等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联创光电正进一步将高温超导技术拓展至商业航天领域,逐渐形成"3+N"产品矩阵。2025年7月,联创超导中标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含税)达1960万元,标志着其正式切入高温超导电磁弹射这一颠覆性航天发射技术领域。
2.3 激光业务发展态势
在激光业务方面,联创光电深化"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上半年,激光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415.40万元,同比增长264.80%;归母净利润1,762.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00.58%。
在技术端,公司不仅在高性能尾纤LD泵浦源、万瓦级准单模连续光纤激光器、千瓦级窄线宽保偏光纤激光器和轻量化泵浦源等器件方面取得突破,而且在全天候无人值守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项目中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行业分析
3.1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商业航天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在国家战略推动与技术创新浪潮下正蓬勃发展。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核心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若纳入关联产业(如地面设备、数据服务、应用场景开发等),整体市场规模有望逼近万亿元大关。
从细分领域看,卫星制造占核心市场15%,发射服务占8%,卫星通信占7%,卫星导航占50%,卫星遥感占10%。
中国航天行业企业竞争主要包括国家队、民营的大型企业以及以航空装备零部件系统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涉及企业有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天火箭、天奥电子、蓝箭航天、天箭科技、中兵红箭、盟升电子、高德红外、中海达、星际荣耀、星河动力、航天宏图等。
3.2 电磁发射技术发展前景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结合运载火箭的方式,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可重复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旨在解决我国当前发射能力不足、发射成本过高的问题。2023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完成了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磁悬浮航行试验,标志着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技术已基本具备系统研制和实验能力。
电磁发射技术优势:
同等起飞质量情况下,卫星载荷翻一倍以上
单次运行只消耗电能,发射成本低
发射轨道无需维护,可实现高频次发射
发射成本有望降至$800/千克以下
据行业测算,若超导弹射技术实现成熟应用,发射成本有望降至$800/千克以下,将彻底扭转我国在火箭发射领域的竞争劣势。
3.3 高温超导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价值
高温超导技术在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磁体由于其耗、快速响应控制、磁场强度高、均匀性好等优点,被公认为是用于光伏N型及半导体硅单晶制备的最佳方案。在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超高速发射的技术核心环节。
根据国际航天协会权威预测,2030年全球商业航天发射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电磁弹射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发射频次的核心优势,有望在未来全球商业航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制约该技术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瓶颈,正是大功率高温超导磁体与高效低温维持系统的稳定性——而这恰恰是联创超导的核心技术领域。
四、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分析
4.1 积极影响:战略布局与技术协同
产业协同效应显著
联创光电拥有高温超导技术,为其尖端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和试验场,实现"技术-产业"闭环,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切入万亿级赛道
商业航天是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借此切入万亿级赛道,吸引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技术壁垒构建
联创光电在高温超导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合资公司提供强大技术支持,有助于构建技术壁垒,提高竞争力。
市场影响力提升
合资公司的设立将提升联创光电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市场拓展和业务合作。
4.2 消极影响:风险因素分析
关联交易风险
此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可能引发市场对于利益输送等问题的担忧,对股价产生一定压力。
短期业绩贡献有限
合资公司设立后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技术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持谨慎态度。
技术商业化风险
高温超导电磁发射技术目前尚无商业化运作先例,商业化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面临来自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存在市场份额被抢占的风险。
五、市场反应与股价走势分析
5.1 事件公告后的市场反应
9月5日,联创光电公告拟设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发布后,市场反应积极。9月5日当天,联创光电股价上涨5.83%,收盘报61.4元,换手率3.43%,成交量15.56万手,成交额9.28亿元。
股价涨幅
+5.83%
9月5日
收盘价
61.4元
9月5日
成交额
9.28亿元
9月5日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8631.84万元,占总成交额9.3%,游资资金净流出29.21万元,占总成交额0.03%,散户资金净流出8602.64万元,占总成交额9.27%。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对此次投资持积极态度,而散户投资者则存在一定的分歧。
5.2 机构评级与投资者预期
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对联创光电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这些机构普遍看好公司在高温超导和激光领域的发展前景,认为公司传统主业业绩底部明确,激光与超导业务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有望加速贡献业绩。
主要机构评级:
华鑫证券 (5月6日)
2025-2027年收入预测:32.91、38.01、45.04亿元
2025-2027年EPS预测:1.37、1.61、2.25元
当前股价对应PE:39.3、33.5、24.0倍
评级:买入
中信证券 (5月7日)
2025年净利润预测:5.94亿元
目标价:66元
评级:买入
5.3 历史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截至9月5日收盘,联创光电股价为61.40元,PE为52.8858倍,PB为6.3418倍,PS为8.4510倍。与公司历史估值相比,当前估值处于较高水平,但考虑到公司在高温超导和激光领域的高速增长潜力,以及此次合资公司设立带来的新的增长点,市场可能会给予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
近期联创光电股价波动较大:9月5日上涨5.83%,9月4日下跌6.31%,9月3日下跌6.73%,9月2日下跌0.88%,9月1日上涨0.36%,8月29日上涨0.20%。这表明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整体上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
六、下周股价走势预测
6.1 影响下周股价的关键因素
利好因素
合资公司设立消息继续发酵,形成正面催化
机构投资者态度积极,可能继续增持
市场对商业航天和高温超导关注度较高
利空因素
短期获利回吐风险(9月5日已上涨5.83%)
大盘整体走势不确定性
关联交易可能引发市场质疑
6.2 股价走势情景分析
乐观情景
概率40%
股价可能上涨5%-10%
条件:大盘良好、机构增持、行业关注度提高
中性情景
概率50%
股价在当前价位附近波动(-5%至+5%)
条件:大盘平淡、市场反应平淡、无重大消息
悲观情景
概率10%
股价可能下跌5%-10%
条件:大盘下跌、关联交易质疑、公司利空消息
七、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7.1 投资建议
短期建议(1-2周)
考虑到事件对公司的积极影响和市场的正面反应,建议投资者短期关注联创光电的股价表现。对于已经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股价上涨过程中适当减仓,锁定部分利润;对于尚未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建议等待股价回调后再择机买入,避免追高风险。
中长期建议(6-12个月)
从中长期来看,联创光电在高温超导和激光领域的布局具有战略意义,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建议投资者中长期关注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进展和业绩表现,尤其是合资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订单获取情况。对于长期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股价回调时逐步建仓,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7.2 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
高温超导电磁发射技术目前尚无商业化运作先例,技术研发或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风险
商业航天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政策变化等风险,可能影响合资公司盈利能力。
关联交易风险
此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可能引发市场对于利益输送等问题的担忧,对股价产生压力。
估值风险
当前PE为52.8858倍,处于较高水平,如果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风险。
大盘风险
下周大盘整体走势将影响联创光电股价表现,大盘大幅下跌可能拖累股价。
操作风险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或追高买入,注意控制仓位。
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编制,仅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报告日期:2025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