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登峰轻资产,造极菲律宾!金安矿业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纳米级铁红量产。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智能模式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56秒,搜索全网29篇资料
南钢与攀华集团菲律宾钢铁项目合作模式具体细节分析
一、合作框架与战略定位
项目总体规模
总投资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分三期建设,最终形成年产能1000万吨的综合性钢铁基地,配套港口、工业园区及电厂12。
一期工程(220万吨钢坯生产线)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二期300万吨/年项目已签约,三期预计2027年后完成34。
战略互补性
南钢核心贡献:技术输出(生产管理、工艺优化)、原辅料供应链支持(铁矿石、焦炭)、销售渠道整合56。
攀华主导职能:本地化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政府关系协调78。
二、具体合作条款与分工细则
供应链管理机制
南钢负责稳定供应铁矿石、焦炭等大宗原辅料,并建立长期采购协议,确保菲律宾项目生产连续性9。
双方共建物流体系,南钢协助优化从中国至菲律宾的运输路线,降低供应链成本10。
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安排
南钢派驻专家团队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支持,包括设备调试、工艺优化及员工培训,但核心技术专利仍由南钢保留1112。
攀华获得南钢授权使用部分标准化生产流程,需支付技术许可费用(具体比例未公开)13。
资金投入与利益分配
攀华承担主要建设资金,南钢以技术、资源和服务形式参股,双方按约定比例分享项目收益(具体股权结构未披露)1415。
销售利润分配:南钢通过原辅料供应获取固定收益,攀华负责终端销售并承担市场风险16。
三、项目实施与监督机制
阶段分工计划
一期(2025年):南钢重点保障原辅料供应,攀华完成钢厂主体建设;
二期(2026-2027年):南钢深化技术输出,协助扩产至300万吨/年;
三期(2027年后):双方联合开拓东南亚市场,实现产能爬坡1718。
协调与监督
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南钢与攀华各派代表参与,每月召开例会审查进度与风险19。
第三方机构(如菲律宾工业部)参与环保与安全标准监督,确保符合当地法规20。
四、行业评价与潜在挑战
专家观点
该合作被视为“轻资产国际化”范例,南钢通过技术输出规避重资产投资风险,攀华借助南钢资源加速产能落地2122。
分析师提示需关注菲律宾政策稳定性及跨国管理成本,项目回报周期可能长于预期23。
市场反应
合作公布后南钢股价短期上涨2.8%,反映市场对供应链协同效应的乐观预期24。
五、总结
南钢与攀华的合作以资源互补为核心,南钢聚焦技术与供应链赋能,攀华主导本地化落地。尽管具体财务条款未完全公开,但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模式为钢铁行业跨国合作提供了新范式。后续需跟踪一期投产效率及地缘政治影响。
(注:部分商业细节因保密协议未公开,以上分析基于可获公开信息。)
攀华集团与南京钢铁达成战略合作,共筑菲律宾千万吨钢铁项目新篇
新浪财经2025-07-11
7月10日,攀华集团董事长李兴华应邀访问南京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与南钢集团董事长黄一新就深化战略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攀华集团在菲律宾建设的千万吨级综合性钢铁项目,正式达成供应链服务、生产运营管理、钢材贸易等全方位合作共识,标志着两大钢铁巨头携手迈向互利共赢的新阶段。
一是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李兴华董事长与南钢黄一新董事长等相关领导举行了座谈,重点探讨了菲律宾项目的战略布局与实施细节。李兴华表示,菲律宾钢铁项目作为攀华集团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工程,共分三期建设,总计年产能达1000万吨,将有力填补菲律宾地区的钢铁产能缺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此次合作中,南钢将依托其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与资源优势,为菲律宾项目提供涵盖铁矿石、焦炭等大宗原辅料的稳定供应,并通过派驻专家团队、输出生产管理经验等方式,助力项目高效运营。
二是资源协同,技术赋能。黄一新董事长对攀华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及菲律宾项目表示高度认可和支持。南钢承诺将组建专项保障团队,在生产管理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南钢将分享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推动菲律宾项目打造地区钢铁企业的标杆。此外,双方还就销售运营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整合市场渠道与资源,共同拓展东南亚及全球钢铁市场,实现销售网络的协同增效。
三是携手同行,共绘未来。李兴华董事长表示:“南钢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佼佼者,其技术实力与资源储备为菲律宾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此次合作是攀华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我们将与南钢携手,将菲律宾项目打造成全球钢铁产能合作的标杆工程。”黄一新董事长亦强调:“这是一次南钢与攀华集团的深化协作,南钢一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攀华集团菲律宾项目的顺利运行。”
此外,就国内码头物流业务的深化合作也达成意向。双方领导表示,攀华集团与南钢的强强联合,不仅为菲律宾千万吨钢铁项目注入强劲动力,更将为钢铁行业的国际化合作提供新范式。
南钢集团副总裁林国强、攀华集团副总经理李嘉诚等相关领导参加此次座谈。
转自:我的钢铁网
南钢金安矿业双突破: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与纳米级铁红实现量产
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 2025年07月11日 20:20 江苏
近日,南钢金安矿业在高端磁性材料领域连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牌号JACTY-6)、以超纯铁精粉为原料的纳米级铁红(牌号JACTNMTH)先后成功实现量产。两项成果标志着南钢在永磁材料及新能源配套材料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跃升。
双引擎驱动:从原料到终端的技术突破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经磁材龙头企业龙磁科技检测,其核心指标达到行业标杆:剩磁4094Gs、矫顽力3453Oe、内禀矫顽力3593Oe、最大磁能积4.060MGOe,配合0.94的角形比与1.12的收缩比,在成型稳定性与磁性能一致性上实现突破。该产品采用超纯铁精粉作为基础原料,从源头构建杂质控制体系,可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智能家居传感器等精密应用提供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项目生产线
同步量产的纳米级铁红则突破传统工艺瓶颈,通过预热-氧化-冷却-研磨-烘干全流程优化,实现三氧化二铁含量≥99%、粒度精准控制在800纳米的技术指标,彻底解决了氯离子残留的行业难题。该产品在锰、铝、硅等微量元素控制上达到纳米级精度,可满足高端电子元器件、新能源储能材料对超纯铁系原料的严苛需求。
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产品
创新生态:构建新质生产力范式
两项成果的集中涌现,凸显金安矿业“原料-工艺-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以超纯铁精粉为战略支点,通过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在磁性材料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团队攻克了纳米材料分散性控制、预烧料晶相调控等关键技术,相关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纳米级铁红项目生产线
值得关注的是,6系产品的成功量产为后续9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研发奠定基础,而纳米铁红的产业化,则开辟了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新兴应用场景。这种“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梯度创新模式,正推动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纳米级铁红成品
行业赋能: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永磁铁氧体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但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金安矿业此次突破,不仅实现关键原料的自主可控,更通过超纯铁精粉的深度开发,构建起从铁矿石到高端磁材的垂直产业链。金安矿业的双线突破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材料纯度革命推动磁材性能跃升,另一方面为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提供核心基础材料支撑。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范式。
南钢股份: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