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22:50:20 股吧网页版
前几年逾百元一支的猫三联疫苗最低已杀到10元档,兽药企业该如何突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8月20日至24日,第二十七届亚洲宠物展(以下简称亚宠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今年亚宠展规模约为31万平方米,海内外参展企业2600多家,预计将吸引超51万专业观众和宠物爱好者参观。

  亚宠展的热度正是近年来国内动物保健行业高速发展的缩影。伴随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被吸引入局,动保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低价内卷的旋涡。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宠物创新药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正在被引入动保领域,推动行业回归创新驱动的本质。在产业的“水深火热”与“创新突围”之间,中国动保企业正在摸索新的发展路径。

  产品同质化导致低价内卷

  动保行业也称为兽药行业,从规模看,中国动保产业已发展为一个体量接近700亿元的市场。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国内兽药企业销售额从503.95亿元增至696.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不过近年来,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毛利率持续下行,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困境背后是产品高度同质化与价格战。以猫三联疫苗为例,全球最大动保公司硕腾旗下的“妙三多”自2011年获得正式批文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长期是唯一正式获批的猫三联疫苗产品。2023年,国产猫三联疫苗密集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审进入市场,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厂商入局,在研或已上市的猫三联疫苗多达十余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电商平台,国产猫三联疫苗的价格多在50元至80元/支,更有甚者把价格直接杀到了10元档。而进口品牌“妙三多”也未能独善其身,2023年国产竞品获批前,“妙三多”的价格为140元~180元/支,但到了今年,在一些促销活动中,“妙三多”三针套餐报价已跌至150元左右,单支约50元。

  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时,海正药业(600267.SH)控股的海正动保宠物事业部总经理王俊指出,目前动保行业所谓的“蓝海”机会已经非常稀少,从研发到市场竞争几乎都是“红海”。在王俊看来,国产兽药的品种同质化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企业的打法与定位。“很多企业一进来就把自己定位在低端市场,那才是最糟糕的。”

  王俊进一步解释,产品同质化的结果往往是价格战,这不仅会压缩单个企业的利润空间,还会让整个兽药市场的盘子缩小。比如一个品类按照合理价格本可以做到10亿元规模,但如果企业之间不断压价,从单支30元、40元一路降到10元,最终整体市场规模也会被硬生生缩小。

  “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独善其身。”王俊坦言,海正动保也不得不承受价格下行压力,但能“扛”到什么程度,最终取决于行业的整体竞争态势。最终总会有企业挺不住而被淘汰,市场格局也将随之重塑。王俊认为,海正动保的优势在于依托母公司长期积淀的原料药实力,可以在不降低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艺优化、管理提升、提高费用投入有效性等方式降低成本。

  动保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头部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弱者出清、强者做大,正在成为行业基本逻辑。更深层次的挑战则来自动保产业与养殖产业的景气度联系正在逐渐减弱。

  国海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动保行业作为养殖产业链的上游,其行业景气度往往跟下游生猪养殖行业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当下游生猪养殖行业盈利时,动保企业业绩也会有较好的表现。

  然而,近两年这一传统规律正在失效。2024年,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盈利状况大幅改善,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和92.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9.42%、244.46%。与之相对的是,多数上市动保企业2024年业绩不增反降,部分公司甚至出现持续亏损。

  海正动保总经理冀伟向记者介绍道,当前动保行业中的经济动物药市场尤为“水深火热”。原因在于,大型养殖集团纷纷开始自建或收购兽药厂,逐步形成内部闭环生产。“未来一些普药甚至都不用外采了,全部自己闭环。所以对我们来讲冲击很大。”

  为应对上述行业挑战,海正动保正在将战略重心投向毛利率更高的宠物药。根据海正药业日前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布局宠物业务、猪健康业务、反刍业务、疫苗业务四大领域,目前已从经济动物药转向以宠物药为主,2025年宠物药销售占比预计超过50%。

  海正动保方面介绍,在宠物药产品线上,公司将向两大方向拓展:一是创新药领域,国内仿制药布局趋近饱和,宠物药竞争转向创新,因此创新药将成为发展重点;二是非药领域,围绕宠物健康需求拓展保健品与功能护理产品,实现从单一药品向大健康领域的全面延伸。

  创新药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十年,国内获批的一类宠物新药数量极少,市场以仿制药为主,但近两年情况开始改观。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一类新兽药证书的数量明显增加,2025年1—3月已有3个新兽药证书获批。

  2024年国内宠物创新药研发也取得重大突破,由格格巫生物和礼蓝动保研制申报的礼舒替尼获得一类新兽药证书,该药是全球第三款以JAK激酶为靶点的兽用药物,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宠物创新药研发上的追赶进程推进。

  前沿技术方面,今年7月25日,瑞普生物(300119.SZ)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RNA疫苗(RPS1903)临床试验批件。同日,生物股份(600201.SH)公告,全资子公司金宇保灵收到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猫传染性腹膜炎mRNA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再加上此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石药集团等五家单位申报的“狂犬病mRNA疫苗(CTN-1株)”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动保mRNA疫苗已进入临床井喷期。

  冀伟倾向于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动保行业中的新技术应用。在他看来,真正决定技术价值的,还是能否解决治疗痛点,“比如猫传染性腹膜炎,过去治疗难、周期长、死亡率高,如果未来有疫苗能够真正改善这种状况,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突破。同样在养猪领域,腹泻是一个复杂且常见的问题,若新技术能够比传统疗法带来更确切的疗效提升,就具备实际价值。”冀伟强调,如果新产品价格昂贵或与现有疗法相比没有明显优势,那么无论技术如何“前沿”,都很难称得上真正的创新。

  创新也意味着成本与风险。国内宠物药市场目前规模还相对有限,若产品定位于冷门疾病,短期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针对宠物药的创新路径,冀伟表示,公司的创新布局仍将优先围绕驱虫、皮肤病和疫苗等大类市场,积累市场基础后再进入心脏病、糖尿病等更高端、前沿的细分领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