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市场最炸裂的不是中芯国际的千亿成交,也不是寒武纪的业绩暴增,而是万通发展这只原本平平无奇的地产股,突然变身“芯片黑马”,一口气冲上了国产算力主线的C位。
我盯着它的K线看了好一会儿——从8月中旬开始,股价就像被点燃了一样持续上扬。这背后的核心逻辑非常清晰:万通发展要收购数渡科技62.98%的股权,作价8.54亿元。别小看这家公司,它手里握着国内少有的PCIe 5.0高速交换芯片技术,正是AI服务器里实现CPU与GPU高效互联的关键部件。目前这块市场几乎被博通垄断,而数渡科技的产品一旦量产,有望打破这一局面,真正实现“国产替代”。
更吸引人的是,这家公司虽然还在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了3598万),但已经和3家客户签了小批量采购协议,9家完成制板测试,预计2025年底就能批量供货。这意味着故事不是空谈,而是正在向现实推进。再加上“智慧城市”“空天地生态”这些新质生产力概念加持,难怪资金疯狂涌入。
当然,质疑声也不少。比如这次收购对应的数渡科技整体估值高达13.56亿,比4月份融资时翻了一倍还多,而且没有业绩对赌,实控人又在配合调查,这些都给交易蒙上不确定性。上交所也火速发了问询函。但我认为,市场现在买的就是可能性和战略卡位——哪怕最终只有一半成真,也足以撑起一轮行情。
而这波情绪点燃的,远不止万通发展一家。整个国产AI算力产业链都在共振。
比如中芯国际,今天成交额直接冲到243亿,涨幅近14%。作为内地最成熟的晶圆代工平台,它是所有国产芯片背后的“底座”,只要芯片需求起来,它必然受益。还有寒武纪,一季度净利润转正、营收暴增42倍,本身就是AI芯片的旗帜,自然被资金反复聚焦。
再看华胜天成,最新价25.6元,涨超4%,成交额高达90亿。这家公司最近动作频频,不仅中标了北京9.7亿元的AI智算中心项目,还推出了“天璇”液冷机柜,适配高密度推理场景,和华为昇腾深度绑定。它的AI原生应用也已在金融、制造领域落地,不再是纯概念。
还有中国卫星,涨超6%,站上38元。别忘了,万通发展的转型方向里就提到了“空天地生态”,而中国卫星正是国内航天器系统集成的核心企业。政策也在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未来低轨卫星+AI计算+地面基站的融合架构,可能会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说实话,这一轮行情的核心主线已经很明确:国产替代+AI硬件+新质生产力。无论是芯片、服务器、光模块还是卫星通信,只要能嵌入这个逻辑链条,就会被资金重新定价。
但我也提醒自己,别太上头。像万通发展这种转型案例,历史上失败的不少。前有收购索尔思光电无疾而终,这次能否顺利交割仍是未知数。短期情绪推高估值没问题,可长期还得看技术落地和盈利能力。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节点,市场需要一个突破口来释放对“自主可控”的期待。万通发展恰好成了那个引信。至于火能烧多旺,我们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