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祁豆豆)近期,A股行情走势喜人,一些炒作资金则瞄准了退市风险较高的*ST股票。
其中,*ST苏吴(原“江苏吴中”)已被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随时可能因触及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但公司股价却连续多日涨停,积累了巨大的交易风险。业内人士建议,中小投资者莫被短期股价波动遮蔽视线,仍需擦亮双眼研判公司基本面,充分关注风险提示公告判断投资价值。
退市预期明确不应“火中取栗”
*ST苏吴于7月13日晚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连续多年造假,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此前,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且年报中披露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69亿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在公司多重风险交织、退市已基本“板上钉钉”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却出现了异常走势。在过去5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与公司基本面恶化、多重退市风险积聚等事实相背离。公司近期也密集披露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表示近期公司股价连续大幅上涨,累积了较大交易风险,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虚假陈述揭露日后(立案后)再行买入的投资者,不是后续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中的适格投资者,无法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广大投资者应理性投资、审慎决策,切勿盲目跟风炒作,避免遭受投资损失。
押注“保壳”概念还需擦亮双眼
*ST公司普遍面临着“保壳”压力,急需在短期内改善基本面。在这样的预期下,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起市场反应甚至是“遐想”。但这些动作能否起到效果,还需结合实际行动以及基本面改善情况作出判断。
*ST华嵘于8月11日公告,控股股东拟转让25.01%股份给海南伯程汇能科技中心(有限合伙),转让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楼永良变更为林木顺。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然而,此次收购还仅为意向阶段,既未披露详权,也未聘请财务顾问出具核查意见,能否完成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同时,实际控制人变更能否有效改善公司基本面也存在较大变数。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仅5564.23万元,净利润-354.77万元,财务类退市风险依然高悬,此时上涨或是“为时过早”。
与之相同的还有*ST海华。受行业竞争影响,公司近年来业绩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下滑33.55%,净利润-0.90亿元,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尚未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基本面,从2025年半年报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下滑3.43%,净利润为-217.71万元仍为亏损。但公司股价在过去10个交易日累积涨幅已接近30%,其中4个交易日涨停,市场盲目炒“保壳”的情绪明显。
历史经验表明,存在严重基本面问题或退市风险的公司,偏离基本面的异常上涨,往往隐藏着巨大的交易风险。“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最终会让盲目追高的投资者成为最后一棒,承受巨大损失。投资者需关注时刻在提醒的退市风险,以及公司披露的风险提示公告,审慎分析、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