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
金种子酒8月27日晚间披露了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27.47%; 净利润亏损0.72亿元,同比-750.54%。
由于上个月前已经披露业绩预亏,市场对金种子酒交出这份成绩单已有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二季度金种子酒的跌幅有所收窄:二季度金种子酒的营收同比下滑24%,净利润亏损超过3000万元,好于一季度。一季度金种子酒营收同比下滑29%,净利润亏损接近3900万元。
上半年,金种子酒对公司的产品线又进行了调整梳理,明确公司面上重点打造的三个产品:中高端(馥合香系列)、中端盒装(金种子年份系列)、光瓶酒(金种子特贡),形成高、中、低的“三瓶酒”主序列产品重点打造。
不过摆在金种子酒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接下来战略到底怎么调?怎么才能摆脱下行趋势?
7月初,来自投资方华润啤酒体系的总经理何秀侠宣布离任,宣告了华润啤酒对金种子酒的第一阶段改造未能成功。
2022年华润战投入股金种子集团后,何秀侠等一批华润啤酒体系高管很快来到金种子酒。之后一两年,华润啤酒的“啤白双赋能”战略逐渐成型,开始借助啤酒的思维和渠道来改造投资的白酒。
在金种子酒,这一思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做大底盘,二是做高站位。
金种子酒先是推出了68元的光瓶酒“头号种子”,推向华润啤酒优势的餐饮渠道以及关联的商超渠道,后又对“馥”系列多款产品进行升级,强化“馥合香”这一独占品牌资产。金种子酒是馥合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核心起草方。
但经过两年时间培育,投资方的尝试并未能给金种子酒带来显著增量。
今年上半年,金种子酒的低端酒(100元及以下)收入同比下滑超过三成,中端酒(100元至500元)下滑近两成,仅有高端酒多卖了十几万元。金种子酒六成以上收入都是来自百元以下的低端酒,低端酒、中端酒一起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这意味着金种子酒的基础盘不断流失。
投资方的资源优势,也未能充分显现。
上半年,金种子酒的省外收入7663万元左右,同比下滑超过三成。其上半年新增的经销商更多还是来自省内。
省外市场开拓不利,省内大本营失守,基础盘持续下滑,金种子酒未能走出逆势曲线,反而越陷越深。
这并不完全是投资方战略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金种子酒未能做大体量、未能做大差异化优势,导致在越来越残酷的行业竞争中逐渐掉队。
金种子酒是安徽阜阳市国资下属,早在1998年就已经上市,长期是白酒、医药两条腿走路。上市二十多年来,金种子酒的体量从几个亿增长至二十亿出头,远远跟不上其他白酒上市公司过去二十多年的指数级涨幅,与省内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二十多年间,金种子酒至少经历了三轮白酒景气周期,但未能抓住机会走出安徽,品牌影响力局限在阜阳及周边,其产品体系、SKU相对体量而言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润体系尽管向金种子酒导入了资金、资源,效用依然大打折扣。加上华润体系职业经理人与金种子酒原管理层在理念上也有不一致,管理效能的磨损进一步影响了战略的落地。
如今虽然总经理离任,华润体系对金种子酒的投资还在,其对金种子酒的改造未必就此告终。
同时有央企和地方国企护航,金种子酒的竞争优势并不差。如何判断前一阶段战略的得失、摸索出市场认可的新战略,将是下一阶段金种子酒的核心课题。
至少目前,资本市场对金种子酒持观望态度,其出路在哪市场还不清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一两周随着大盘回涨,金种子酒今年股价依然跌了15%以上。在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在倒数第二位,只好于已经爆雷的*ST岩石(上海贵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