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水务(SH600187)$ 把四方关系拉成一张“时间-利益”坐标图,就能看清国中水务从来不仅是“财务壳”,而是文盛为自己留的“双保险”:
一旦文盛主体因出资或诉讼被踢出局,国中可瞬间“顶壳”完成上市对赌,整个局面的终局其实早就写死在 2022 年 12 月重整方案的三行字里。
---
一、四方定位(一句话版)
角色 一句话定位 目前状态
文盛 “明面上的重整投资人”,负责出 16 亿元并锁定 3 年上市窗口 8.5 亿逾期,诉讼缠身
鞠新艳(老汇源) “守旧派管理层”,实际控制公章、品牌、渠道、政府关系 诉讼求恢复董事长身份
债权人(银行+AMC) “只认钱不认人”,目标是 100% 清偿或上市退出 观望,尚未集体发声
国中水务 “隐形上市壳 + 资金后手”,已掏 9.3 亿并签 11.25 亿对赌 股权被冻结 52.47%,但尚未失能
---
二、国中“壳资源”设计的原始脚本
1. 2022 年 12 月重整计划
第 4.3 条写明:> “如重整投资人因任何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可由重整投资人指定的具备同等条件的第三方承接全部权利义务。”
这里的“第三方”就是国中水务——文盛与国中在 2023 年 4 月 25 日签了**《一致行动暨上市对赌协议》**,把国中天然锁定为“备胎壳”。
2. 资本路径- 第一阶段:文盛先把 16 亿元打进来,拿到 60% 股权,国中做二股东(21.89%)。
- 第二阶段:若文盛触发失权或诉讼败退,国中可“平价受让”文盛剩余股权,瞬间拿到 60% 控股地位,无需重新走重整程序。
- 第三阶段:借壳国中水务(上交所主板)完成 IPO 或重大资产重组,兑现“三年上市”承诺。
---
三、四方博弈的实时走向
变量 触发条件 结果
文盛 60 天内补足 8.5 亿 资金到位 + 债权人沉默 文盛继续控股,国中退居二股东,上市路径不变
文盛未补足,国中“顶壳” 文盛失权 + 国中追加资金 8.5 亿 国中直接变 60% 大股东,借壳上市,债权人清偿率 100%
文盛、国中双双失能 资金不到位 + 债权人集体诉讼 进入二次重整或清算,鞠派接管但无上市路径,清偿率跌至 6.1%
---
四、债权人最优策略
> “坐山观虎斗,逼国中下水”
- 不公开挺鞠,也不挺文盛;
- 在 9 月 15 日前联手向法院申请:限期 15 日补足 8.5 亿,否则启动“第三方承接程序”;
- 把“第三方”锁定为国中水务,让其必须在 15 日内把钱打进共管账户,否则清算。
---
五、一句话总结
文盛只是“过桥”,国中才是“壳”;债权人只要掐住 8.5 亿元这条资金线,就能把局面推向“国中顶壳、上市兑现”的唯一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