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在高鸿立案调查后,我写过一个帖子,名儿叫做:《重整+立案调查,最终走向何方-致高鸿》。一年后的现在,高鸿结案了,结果可不美妙:退市。还做着央企+重整+车联网梦的人,可以醒醒了。
坦率地说,写上述帖子的时候,我的认知是存在缺陷的,对于立案调查线索、立案调查后的结果是缺乏辨识能力的。也因此,我给自己设定的两条红线之一就是:立案调查。
过去的一年,经历了太多的事儿。尤其我自己一直持仓的宁科被立案,促使我这一年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立案调查案例,以弥补自己的认知不足。
一 立案调查
立案调查,是个在A股市场谈之色变的词儿。立案调查,不仅意味着被立案调查上市公司初期二级市场股价大幅下挫,严重时意味着退市。那是小散难以承受之重。
A股立案调查,狭义上是指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时的执纪行为。立案调查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执纪机关是证监会。
表面看,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立案调查具有不可预期性。但实际上,在我们可触及的范围内,至少有两类立案调查是可预期的:
第一类:定期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证券交易所认为涉嫌违法的,应当提请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典型案例:元成,天喻
第二类:上市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的,中国证监会应当立即立案调查。
典型案例:紫天,金泰,新潮,天茂
除上述两类外,还有两类值得注意:
第三类:证监会日常巡查。不过该类除非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否则市场难以掌握该类信息。
典型案例:合泰
第四类:重整债权申报。无疑重整是触发立案调查的重灾区,在目前重整赛道30只个股中,有13只曾经或正处于立案调查中,不排除后面还会出现新的立案调查案例。而立案调查线索,直接或间接与债权申报有关。
典型案例:西发,高鸿,旭蓝,宁科
二 立案调查的去向
方向一:无违规违法
典型案例:纳川(子公司)
方向二:轻微违规
典型案例:阳煤化工,豆神教育,中信证券
方向三:违规,触及其它风险
典型案例:汇科,诺泰,应急
方向四:违规,触及其它风险,叠加其它退市风险退市
典型案例:旭蓝,鹏博
方向五:违法,待退市
典型案例:紫天,广道,苏吴,高鸿
方向六:违法,退市
典型案例:卓朗,东方,普利,中程,锦港
以上仅是已结案部分。实际还存在未结案但已经退市的案例。
典型案例:九有
三 信披识别
从2025年已经退市的案例看,25个案例中,有9个案例与立案调查有关。其中,因违法退市4例,触及违法退市2例,合计6例。此外,待退市的4例全部触及违法。可以说,因为立案调查触及违法退市的数量可不少。
可能触及重大违法退市的,从信披上可以识别吗?
1 立案调查通知
无疑证监会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违法违规线索后才实施立案调查。根据已掌握的线索,是可以初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可能触及违法退市。从立案调查通知上,会有两种表述方式:
方式一:
“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方式二: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相对来说,方式一触及违法退市的可能性更大,如卓朗;方式二触及违法退市的可能性更小,如美谷。但这仅仅是初步判断。随着立案调查的进展,可能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2 立案调查进展
并非所有立案调查案例都有立案调查进展公告。但是,如果立案调查案例出现立案调查进展公告,按上市规则,存在涉嫌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立案调查进展公告并非仅适用于立案调查通知方式一。方式二随着立案的进展出现涉嫌触及违法退市时,同样要求定期披露立案调查进展。
立案调查进展的披露时间有多种形式:
形式一:每月。典型案例:卓朗
形式二:每周。典型案例:苏吴
形式三:每月-每周。典型案例:锦港
形式四:无信披-每周。典型案例:东方,高鸿
关于立案调查进展公告的披露周期,首次出现该情形的案例是东方,其后,锦港、苏吴、高鸿。无例外的:上述案例全部退市。
综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立案调查通知出现形式一,或后续出现定期立案调查进展公告,涉嫌触及违法退市的可能极大。目前,符合上述情形的案例有:云创、元成、东通、元道通讯。
不可思议的是:广道在结案后,出现了5个30厘米的惊天逆转,并且其中还包括北交首个地天,这本身,既表明无招,也表明大A赌徒众多。赌徒和可没有明显的界限,雪崩面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无疑立案调查并不意味着退市,但是,立案调查离退市并不遥远,尤其今年,立案调查以及因此退市的案例同比大幅增加,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在此,友情提醒我的兄弟们:学会识别风险,敬畏立案调查,才是立身之本。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有请兄弟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