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为舟,以价值为锚:长期持有中国船舶股票的核心逻辑
2025年8月22日,我以36.9元的价格购入中国船舶。这笔投资,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股票交易,更像是一次对中国高端制造业未来的投票,是一次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布局。短期市场的波动或许无法预测,但长期的价值趋势却清晰可见。持有中国船舶,需要的正是穿越周期的耐心和见证大国崛起的远见。
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国之利器"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其核心价值首先源于其无法被替代的国家战略地位。
在捍卫蓝色国土方面,人民海军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强大的造船工业作为后盾。从航空母舰"福建舰"到万吨大驱"055型",再到各类潜艇、护卫舰、综合补给舰,中国船舶集团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绝对主力。这份订单来源稳定、技术含量极高、意义极其重大,构成了公司最深厚的"护城河"。
作为航运强国的支柱,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90%以上的外贸运输通过海运完成。保障航运安全、推动绿色智能航运发展,离不开国产高端船舶的支持。无论是LNG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还是豪华邮轮,中国船舶正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迈进。
在经济与能源安全方面,LNG运输船关乎国家能源进口安全,大型油轮关乎石油运输安全,各种特种船舶关乎海洋经济开发。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商业订单,而是承载着国家经济命脉安全的重任。
投资中国船舶,就是投资一份"国家溢价"。其军品和核心民品的需求,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具有极强的计划性和持续性,不受短期经济周期剧烈波动的影响。这是长期持有的最根本依据。
行业周期与成长性的双重奏
造船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但新一轮周期正与结构性的成长机遇叠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我们正站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起点。全球航运市场受供需关系、全球经济、旧船更新替代等因素影响,呈现出约10-15年一轮的大周期。当前,全球船队老龄化严重,国际环保新规趋严,正强力驱动新一轮的换船潮。中国船舶作为行业龙头,手持订单饱满,业绩能见度高,将充分受益于此轮上行周期。
公司的增长并非简单的数量增长,更是价值的跃迁。过去我们造散货船,现在我们承建的是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三颗明珠"的航空母舰、大型邮轮、LNG运输船。这些高端产品技术壁垒极高,单价和利润率远非普通船型可比。
大型邮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攻克了最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打开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LNG需求暴涨,中国船舶已跻身全球LNG船建造第一梯队,订单充足。
此外,"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提供了广阔蓝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离不开船舶装备,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深海探测等新兴海洋经济的开发,为公司带来了全新的、可持续的增长点。
买入的时点,恰逢行业从复苏走向繁荣的关键阶段。公司正从周期性的"弹性"转向成长性的"张力",其价值体现将来自于未来数年订单的持续兑现和盈利能力的质的提升。
长期价值体现:穿越波动的三重回报
长期持有中国船舶,其价值回报将是多维度的。
业绩增长带来的市值提升是最直接的回报。随着高价订单陆续交付,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进入一个坚实的上升通道。业绩的持续兑现是推动股价长期向上的核心动力。
估值体系的重塑同样重要。市场终将认识到,中国船舶不再是一家传统的、强周期的"造船厂",而是一家兼具高精尖军工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及消费属性的高科技平台公司。其估值逻辑有望从"周期股"向"高端制造成长股"切换,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和现金流的优化,未来通过提高分红比例来回馈广大长期投资者,也是可期待的。
做大国航道的共同见证者
投资,有时是冰冷的数字游戏,但有时也可以是充满时代温度的同行。此刻的持股,是在支持一项关乎国家强大与安全的事业,是在参与中国制造业攀登世界巅峰的进程。
短期来看,股价或许会因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等因素而起伏,但长期而言,其价值锚定的是中国迈向深蓝的坚定步伐,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需求,是全球航运业绿色智能升级的澎湃浪潮。
持有这份信念,如同水手信任他的船只。以时代为舟,以价值为锚,与中国船舶一道,航行在大国崛起的壮阔航道上,静待时间的玫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