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在异议股东收购复牌后的两天里走势并不强势,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表现出持续走弱的情况,再配上一些空投势力,股吧里也是好不热闹,但该说不说空投的逻辑都是挺可笑的,有拿中国中车来类比的,也有拿中国神华来对比,我都有点憋不住笑,一个营收来源90%国内的中车和45%营收来自国际的船舶有可比性吗,船舶的国内垄断是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做的必要整合跟中车是完全不同性质。再说中国神华,煤炭行业总体是下行的,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方向来看未来肯定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占主导地位,是基本上可以预见的会没落的行业,有什么资格跟中船做比较。
还有些分析哭笑不得,说可以捡35便宜筹码,我就想说股吧里玩抽象的朋友还是多,08-20开盘2分钟左右掉到最低35.5,然后一分钟内马上拉回37,接着这一天就保持在37左右,这是很坚决表明船舶内的资金是拒绝35这个价格,你35来多少就吃多少的意思。
我为什么这样判断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从目前船舶的合并阶段来解读的,大家知道目前重工申请停牌,上交所也回复受理了,但停牌受理到正式停牌中间还会有长达30天左右的时间,这之后才会实施换股,而在此之前重工的股东相当于是一个锁定期,无法交易,所以如果股价跌的太多会严重损害重工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些股东为了保证利益,必然会准备一部分资金在船舶内进行控盘,另外同样是这个阶段的原因,也会导致股价不能上升太多,因为单方面船舶拉升,等到重工股东合并进来后,就很可能出现大量高抛的情况,这样又会损害到原船舶股东的利益。
以上听起来船舶是命运多牟,这剧情也相当曲折,但我想说,其实破局之路也很简单,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现在船舶的股价虽然盘面上是走弱的,但其实能够感受到背后是有非常大的资金在进行严格护盘,那么现在的盘面走势可以理解为一种深度清洗,是真的想把看空的人洗出去的那种,但如果你抓住这条合并主线以及正真的价值脉络你就一定不会出局。等到重工换股实施完成后,才是真正可能迎来转机的时候。
这时候选择权会来到重工股东的手里,是向上冲刺还是向下磨合都有可能,但我想正真起飞的时候一定就是我们达成共识的时候,股市里的共识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交易的共识,还有可能是社会对财富认知的共识,处在房地产下行,资产交替周期内的我们应该要意识到,我们已经处在了黄金时代,我们已经在风口浪尖上随时等待起飞,股市可以完美的承接房产市场,资产增值差的也只是最后那点共识,一个只要共识达成就是实现资产增值的市场,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最后我只想重复几个字“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大家不妨去搜搜看相关资讯,从23年10月首次提及,到24年年初在领导干部指导会议里阐释金融强国的深刻内涵,以及往后的报道里,出现频率越发频繁,直至现在成为一个高频短语,这背后透露出的迫切和决心令人动容,作耐心资本,不追涨不杀跌,既是理解并配合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投资理念。
看到这里的你很棒哦!希望你能从中获得正能量,也请大家给我点个赞你们注定要发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