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7 21:55:00 股吧网页版
史诗级合并再现!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呈现两大趋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0150_0


K图 601989_0

  并购重组,已然成为监管重点鼓励方向。从近期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并购重组热情均颇为高涨。

  日前,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00%股权一事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这是2025年以来第14单获沪深交易所审核通过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今年以来审核通过数量已与2024年持平。

  细察并购重组案例及监管政策,一些新信号日渐清晰。

  比如,百亿级乃至千亿级大规模重大资产重组频现。前述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即为典型案例,合并后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

  再比如,随着监管一再强调鼓励加快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在新增并购重组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涉及半导体,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数量颇多。典型如华大九天定增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富乐德定增收购富乐华100%股权、国科微定增收购中芯宁波94.366%股权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在6月18日发布的科创板“1+6”新政中,监管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受访人士看来,这或将加速新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脚步。

  日前,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00%股权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这是两大超千亿级旗舰造船上市公司的合并,也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

  此次重组完成后,存续公司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

  根据2024年报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完成后,作为存续公司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逾1300亿元。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二者合并能够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存续公司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造船旗舰上市公司”,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去年9月,力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的“并购六条”出台,亮明全方位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鲜明态度。

  2025年5月,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及其配套措施发布,作出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重要调整,为并购重组市场进一步注入活力。

  证监会相关领导也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态支持并购重组发展。证监会主席吴清在6月18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到,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新举措落实。

  系列利好政策之下,包括重大资产重组在内的各类并购重组快速推进。

  2025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20余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毫无疑问,2025年以来并购重组明显加速。“并购六条”等系列并购重组支持性政策效果渐显。

  细察年内并购重组案例,一些新趋势日渐显现。

  趋势一,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大规模的重大资产重组案例均明显增加。

  仅近三个月以来,即至少有电投产融定增收购电投核能控股100%股权、远达环保定增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及长洲水电64.93%股权、淮河能源定增收购电力集团89.3%股权、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100%股权4个百亿级国企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获交易所受理。与此同时,6月9日晚间,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100%股权官宣,标志着又一起百亿级重大资产重组的推出。

  民企重大资产重组亦如此,尽管整体规模不及国企,但新增案例仍然可圈可点。近三个月以来,新获交易所受理的民企重大资产重组多起,包括安孚科技定增收购安孚能源31%的股权、创业黑马定增收购版信通100%股权、因赛集团定增收购智者品牌80%股权、天元宠物定增收购淘通科技89.7145%股权、科源制药定增收购宏济堂99.42%股权等。

  而在过去,民企并购重组数量虽然不少,但达到重大资产重组级别者则相对不多。

  趋势二,分行业来看,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领域,并购重组数量更多。半导体领域,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并购重组案例尤为明显。

  比如,6月27日,半导体企业富乐德定增收购富乐华100%股权获证监会注册。本次收购将助力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在半导体行业的产业升级布局,加速从半导体洗净及增值服务导入半导体零部件材料的生产制造业务。

  再比如,5月22日,国科微定增收购中芯宁波94.366%股权首次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国科微将掌握特种工艺晶圆制造、先进封装的技术能力,实现从芯片设计向“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全产业链能力建设的转型,有助于国科微在新产品设计中,引入新工艺平台,提高芯片集成度,增强现有品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更多,与监管导向密切相关。典型如2024年9月发布的“并购六条”明确: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

  与此同时,6月18日出台的科创板“1+6”政策提到: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受访人士看来,该政策引导下,接下来或有更多上市时间较短的科创板企业成为并购重组标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并购重组热情,监管除了出台系列针对企业的并购重组政策以外,也从券商评比等角度出发,制定并购重组相关激励规定,以引导券商加大并购重组业务布局力度。

  2025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下发的《关于开展2025年证券公司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力专项评价的通知》即为典型案例。这是一套面向投行、旨在引导券商加大并购重组业务布局的全新评价体系。其规定,对于建立并购业务部门的加10分,仅拥有并购业务团队而无并购业务部门的加5分,有助于鼓励券商壮大并购重组队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