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8 14:21:53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山西
电线电缆,食品饮料瓶子和包装,餐饮用具,外卖快餐盒,购物塑料袋,医用口罩手套,玩

电线电缆,食品饮料瓶子和包装,餐饮用具,外卖快餐盒,购物塑料袋,医用口罩手套,玩具,体育用品,箱包鞋具,快递包装,农业地膜,家用电器,手机电脑, AI服务器,通信设备,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光伏储能,机器人,无人机,飞行汽车,大飞机。。。金发科技的产品和市场无处不在。

$金发科技(SH600143)$       

2025-05-28 16:52:12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金发科技实力强大,题材众多,业绩良好,连年分红,全球拓展,价值低估。下方空间很小,上升空间巨大!

金发科技实力强大,概念众多:1人形机器人,2锂电池,3固态电池,4消费电子,5特斯拉,6口罩,7医疗器械,8可降解塑料,9节能环保,10低空经济,11飞行汽车,12新能源汽车,13军工,14碳纤维,15PEEK材料,16储能,17合成生物,18-5G和6G,19宁德时代,20光伏,21碳中和,22充电桩,23无人机,24创投,25氢能源,26比亚迪,27粤港澳大湾区,28垃圾分类回收,29新材料,30年报预增,31塑料制品,32餐饮用具,33土壤修复,34碳交易,35大飞机,36家用电器,37智能座舱,38国产替代,39华为(1、金发科技与华为在高端材料应用方面展开了合作,旨在推进国产化,例如LCP材料供应华为;2、华为手机,笔记本,人形机器人等产品背后都会有金发的材料应用)。还有就是引入国资金石基金,合作国企中再生集团等重要事件。此外还有不少概念和亮点有待发掘和补充,大家可以群策群力。看好金发,实力出众,研发强大,全球布局,前程远大!

2025-05-30 11:15:38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想一想金发科技的市盈率,市净率和估值是高还是低?产业龙头是否应该有估值溢价?未来前景如何?

金发科技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提供多种高端和卡脖子材料,更能够基于规模,品类数量,技术研发和高质量生产基础上,提供一站式全面供应和服务,也为客户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成本,这是中小厂家所提供不了的。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材料和低空经济材料上是否也具有“一站式”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金发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基于产能、品类、技术经验积累等优势,能够以市场趋势和需求为导向,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多种材料的“一站式”购齐。

2025-05-30 14:00:43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金发科技上市21年,连年分红,已累计分红64.95亿元。


金发科技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上市21年来,公司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相较于2003年,总资产增长80倍,净资产增长58倍,营业收入增长40倍。同时连年分红,截至2024年末,累计募集资金约53.3亿元,20次分红累计金额64.95亿元。累计回购社会公众股2.18亿股,回购金额合计11.34亿元。目前,金发科技已形成上游绿色石化、中游改性塑料和新材料、下游医疗健康四大板块深度协同的业务布局。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


金发科技2024年营收605亿元,2023年营收479亿,猛增126亿元,直接跳过500亿和600亿关口,扣非净利同比增长240%! 25年一季度营收156.6亿元,24年一季度营收105亿元,猛增50亿元,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68%!照此速度,冲刺千亿营收不远矣!


用分红继续买入股票,股票会越来越多,分红也会越来越多,同时营收规模和资产也在不断增加,股价会越来越高。利用资产增值和分红增加二元逻辑,滚雪球操作,长期实现复利倍增。

2025-06-06 11:24:06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金发科技,全球规模最大的改性塑料龙头企业,正向千亿产值迈进:产品应用多元化,研发创新持续增强,全球产能不断扩张,上下游投资并购助力,高分子材料龙头正在崛起,千亿市值可期!

2024年实现营收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56.7亿元,同比上升49.1%;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上升138.2%。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 9 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通讯电子、新基建、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研发体系(1 个中央研究院、3 个国际研发中心、5 个分技术中心、5 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 1 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行业研究、技术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建设成果显著。

公司正在加快实施出海战略,推进印尼、墨西哥和波兰等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对海外客户的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美国金发、欧洲金发、印度金发、马来西亚金发、越南金发等海外基地经营成果显著,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023 年,金发科技成立 30 周年之际提出“1438 总体战略”,通过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推动公司向千亿产值迈进。其具体内容如下:

1:医疗健康板块以 “工业防护” 与 “医疗防护” 双线发展,目标实现 100 亿元收入;

4:绿色石化板块依靠现有子公司,目标收入 400 亿元,打通关键上下游产业链;

3:新材料板块涵盖多种材料,目标收入 300 亿元,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一代特种工程材料已批量应用;

8:改性塑料板块目标收入 800 亿元,包括改性塑料 500 万吨、改性海外 150 万吨、全球再生塑料 100 万吨,后续将通过市场开拓、海外产能建设等举措推进目标实现。

2025-06-10 13:26:33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2025-06-23 13:16:16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持续高研发投入,目前在研14款卡脖子或者是全球独家材料的金发科技必将光芒万丈!


投资者5月20日在金发科技股东大会上提问:公司研发费用远超其他材料类企业,未来是否能向市场推出高壁垒或者说爆款产品?


董事长陈平绪: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越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越是要加大研发投入。现在高层次人才持续加大引进和招聘,以前一年只能招三五个博士,现在一年都招80个以上,且现在原则上要求本硕博都是985,还要面向全球前30的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


这几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做认证,拿美国的一个资质认证,以前一年投入几十万,现在这几年持续投入每年将近3000万,如果没有这3000万我们在行业往头部企业集中过程中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在向世界500强企业推广公司产品的进程也不可能这么快。


至于“爆款”,我目前还兼了公司技术中心的总经理,最高希望就是,中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能出两个新产品,其中一个就是金发的,我有信心未来一定能爆款。目前我们光进入研发的所谓卡脖子或者全球只有一家在生产的产品有14款。目前产品从小试到中试、产业化及最终盈利的时间,以前至少要12到15年,现在由于研发的高投入,只需要6年。今年至少4种产品进入及完成中试,在中试过程中就能盈利,因为很多就是解决卡脖子的产品。


2022年至2024年,金发科技技术人员分别为1183人、1521人和1622人,博士学历员工数量分别为133人、167人和205人。


金发科技已设立4个国家级、3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进站招收博士后146人。


金发科技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连续7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14.54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19.73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24.90亿元,增幅26.2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1%。


截至24年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共计6,813件,其中包含4,966件发明专利,829件实用新型,37件外观设计,638件PCT,343件国外专利,已获得的各类专利数量在国内制造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025-07-01 14:20:24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想一想为什么金发科技大股东上市20多年来只增持不减持?

自2004年金发科技上市以来,20多年间,大股东袁志敏9次增持股份,累计增持超4.73亿股,却从未公开减持过公司股票,当前持股比例为19.36%!

1993年,袁志敏联合几名志同道合的青年创业,起家资金2万元。30多年后的今天,金发科技已经成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企业,袁志敏成为改性塑料之王。

1961年,袁志敏出生于广东阳江,从雷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当了阳江中学教师,1989年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据公开消息称,袁志敏是中国第一位阻燃材料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1992年,袁志敏受聘至广州创业化工公司担任厂长一职,次年,联合好友宋子明、李南京、熊海涛一起创业,四人筹措了2万元资金,在一间破旧的厂房内,金发科技宣告成立。

相传,这是袁志敏第二次创业,第一次,是中学老师阶段,他业余用一年半的时间,养了五千多只鸡,但很快破产。第二次创业,袁志敏决定干老本行,研发制造彩电背板需要的阻燃材料。

经过无数次试验,袁志敏获得了成功,最初研发生产的两类产品阻燃母粒、改性PP,产品质量、性能优于日本同类产品,而价格只有日本同类产品的一半。就这样,袁志敏打破了垄断,其阻燃板向当时的知名企业长虹、康佳等供货,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超过300万元。

1996年,袁志敏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汽车市场开始流行塑料材质替代品,但国内的生产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袁志敏决定进入这一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很快打开了市场,先后拿下福特、二汽、长安等汽车生产商。

1998年,美国一家公司开出6000万美元的高价欲收购金发科技。当时的金发科技总资产不足1000万元,生产场地和机器设备都是租赁的。袁志敏并未心动,他坚信这个行业可以有所作为。

市场打开了,销售突飞猛进。1998年,金发科技的销售额就达到2.2亿元。6年后,金发科技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第一股。

到2014年,金发科技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的改性塑料公司。当时的袁志敏曾自信表示:“做改性塑料这个行业,后面20家的销售额加起来,都没有我一家多。”

历经30多年,袁志敏将金发科技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改性塑料企业,靠的是什么?是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

2025-07-16 09:00:44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国内塑钢比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改性塑料需求向好,具备高值化发展空间,金发科技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长。国内塑钢比仅为3:7(全球5:5),塑料改性化率仅约25%(全球50%),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汽车销售,叠加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我国改性塑料需求未来复合增速有望维持7%增长,且低空经济与机器人等产业赋予高值化成长空间。金发科技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在改性塑料业务上与国内大型家电、汽车等主流企业深度绑定,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行业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倾斜的背景下,公司改性塑料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长。


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改性塑料的应用具有广阔空间。1 千克塑料可替代 2-3 千克钢等金属材料,汽车自重每降低 10%,油耗可减少 6%-8%。因此,增加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使用,不仅能减轻整车重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单车改性塑料用量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乘用车平均用量达 340-410 千克,使用率超过 25%;美国单车改性塑料用量为250-310 千克。据观研报告网数据,我国改性塑料单车用量从 2016 年的 137 千克增长至 2022 年的 175 千克,并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213 千克,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新能源汽车中工程塑料的用量和价值都比燃油车更高。


相比燃油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对塑料的需求总量更大。制造燃油车的塑料用量每台车大概是100公斤,而制造新能源车的塑料用量大约要比燃油车高出20%。


另外,新能源车用料的增加主要还是在高性能材料方面。如何防止新能源车发热引发自燃,对材料耐高温和阻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电池的底板、盖板和连接器等材料。在这种背景下,高端材料(工程塑料)的使用比燃油车更多,高性能材料增加的比例更是远远超过20%。


燃油车用量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覆盖件,比如保险杠、仪表板等等,这些是比较通用的改性塑料,主要以聚丙烯为主。现在新能源车使用的工程塑料主要以PPS、PBT、PC/ABS合金、高温尼龙、LCP液晶材料等为主,这些材料销售价格、盈利能力都要高于通用改性塑料。有些高端材料价格比通用材料甚至不是高出一倍两倍,而是十倍八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