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0 16:48:40 股吧网页版
主业承压、非经常性损益“救场”,旅游及景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化加剧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王敬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进入尾声。数据显示,按申万二级细分行业统计,截至8月29日,旅游及景区行业所属的23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2025年上半年业绩披露。

  数据显示,23家旅企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75.50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降低4.25%。从财务数据来看,23家公司整体业绩“增收不增利”背后,企业间分化加剧,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在盈亏线上艰难挣扎。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已是行业常态,主要因为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客观差异,以及企业在运营模式和资本运作能力上的分化。从本质上看,这种分化反映了旅游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有利于推动行业资源向更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非经常性损益成扭亏为盈、亏损收窄关键助力

  总体来看,营业收入方面,中青旅(600138.SH)、众信旅游(002707.SZ)、岭南控股(000524.SZ)、宋城演艺(300144.SZ)位列前四,营收均超十亿元,其中中青旅以48.66亿元居首。西藏旅游(600749.SH)营收不足1亿元,居于末尾。从增速看,10家公司实现正增长,其中天府文旅(000558.SZ)以86.75%的增幅领先,祥源文旅(600576.SH)、九华旅游(603199.SH)分别增长35.41%、22.26%。

  盈利方面,长白山(603099.SH)、曲江文旅(600706.SH)、大连圣亚(600593.SH)、凯撒旅业(000796.SZ)、ST张家界(000430.SZ)、西安旅游(000610.SZ)、云南旅游(002059.SZ)等7家企业上半年出现亏损,其中长白山、大连圣亚由盈转亏,曲江文旅和ST张家界亏损大幅收窄,凯撒旅业、云南旅游亏损进一步扩大。盈利企业中,天府文旅、西域旅游(300859.SZ)、丽江股份(002033.SZ)、峨眉山A(000888.SZ)、黄山旅游(600054.SH)、宋城演艺、三特索道(002159.SZ)、中青旅、众信旅游等9家公司盈利收窄,西藏旅游、桂林旅游(000978.SZ)则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上半年,部分旅游企业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实现业绩改善甚至扭亏为盈。桂林旅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0.33%;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41.94%。公司扭亏为盈关键在于现金流改善与坏账转回——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收回5434万元欠款并转回坏账准备1999万元,直接增加净利润1999万元,对整体盈利形成有力支撑,同比增长141.94%。

  西藏旅游同样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0.90亿元,同比略减1.49%;实现归母净利润209.32万元,同比增长181.22%。公司扭亏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通过出售控股子公司江西省新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获得投资收益约980万元,直接改善了当期盈利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于人工成本及旅游服务预付业务增加而大幅下降53.88%,此外,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主营业务实际未摆脱亏损状态。

  此外,西藏旅游表示,公司传统景区业务受旅游市场治理等因素影响仍承压,但阿里景区入境游业务则增长明显。受益于入境政策支持,印度香客赴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旅行路线恢复,雅鲁藏布大峡谷、巴松措等阿里片区团队订单量和旅游收入实现新突破。

  同样实现业绩改善的还有曲江文旅,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2亿元,同比减少30.95%;归母净利润-0.14亿元,但同比大幅收窄92.58%。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本期合并范围减少公建物业服务业务收入、票销类收入、专项活动收入减少所致;净利润改善则源于收到大额回款,冲回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所致。公司在半年报中指出,全国共有5A级、4A级旅游景区普遍面临“购票人次下降”“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较低”“经营性资产盘活”三大问题,行业正在向文旅融合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方向发展。上半年,西安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218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8%。

  总部同样位于西安的西安旅游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减少13.54%;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减亏12.06%。西安旅游方面表示,受消费降级,市场分化影响,公司酒旅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减少,从而导致营收整体下滑。尽管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28.83%,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非经常性损益”对多家企业扭亏起到关键作用,但从盈利质量“含金量”角度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

  “资产出售可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大量资金,改善财务报表,但这种收益不具有持续性。若企业频繁依靠出售资产维持盈利,说明其主营业务发展面临困境,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坏账转回同样如此,它只是账面上的调整,并非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袁帅指出,真正高质量的盈利应来源于企业核心业务的稳定增长,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利润的稳步提升。

  极端天气、成本压力成亏损主因

  8月27日晚间,长白山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减少7.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205.13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103.3万元,同比下滑109.75%,由盈转亏。

  传统景区类企业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此前的业绩预告中,长白山表示,受极端天气影响,景区关闭、景点关闭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景区接待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双升,叠加财务费用因利息支出增加而大幅增长,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同样由盈转亏的还有大连圣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下降7.43%;归母净利润-1589.87万元,同比下降229.45%。大连圣亚表示,亏损是景区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及确认投资损失、按照诉讼判决计提诉讼迟延利息等综合作用所致。

  凯撒旅业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为-2428万元,较去年同期-1687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公司旅游业务综合市场环境的需求变化渠道恢复的速度较慢,导致业务增长尚未达到预期;食品业务方面因部分客户订单调整和成本上升,净利润出现小幅下降;尽管目的地业务初步见效,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和坏账计提仍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云南旅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上半年营业收入仅1.17亿元,同比下降6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92万元,同比下降110.85%。公司表示,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项目未能如期签约,文旅科技板块收入下降所致。此外,三家主要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合计拖累整体业绩,其中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235.20万元,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分别亏损461.26万元和226.45万元。

  祥源文旅营收净利双增超30%领跑

  祥源文旅成为景区类上市公司中唯一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超30%的企业。据半年报披露,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54.15%。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增景区的并表效应,其中莽山五指峰景区、丹霞山景区和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接待量显著提升,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6%、37%和33%。

  近年来,祥源文旅通过资产重组,整合了张家界百龙天梯、黄龙洞、凤凰古城、齐云山、碧峰峡、莽山、丹霞山等山岳型景区资源。另外,丹霞山景区夜游项目及度假酒店建设项目按期推进,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向游客全面开放。

  ST张家界上半年难得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其中,营业收入录得1.94亿元,同比上升11.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7.14万元,同比大幅减亏45.60%。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旅行社服务业务的强劲复苏——旗下张家界中旅实现营业收入5371.49万元,同比增长97.18%,成为拉动营收的核心动力。不过,公司环保客运业务、宝峰湖景区、杨家界索道等核心业务仍面临压力,购票人数与收入多数呈下降态势。

  袁帅认为,ST张家界大幅减亏表明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可能取得了积极进展,朝着扭亏为盈的方向迈进,反映出企业具有一定的改善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仅关注减亏趋势是不够的,只有主营业务实现持续盈利,企业才能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其他山岳景区上市公司表现不一。九华旅游上半年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加2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加23.96%;黄山旅游的营业收入约9.4亿元,同比增长12.7%;但归母净利润约1.27亿元,同比减少3.87%,主要因景区资源有偿使用费增加。峨眉山A营业收入为4.57亿元,同比下降10.07%;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下降8.48%;丽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减少1.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50.22万元,同比减少15.86%。

  客流方面,多家景区接待量呈现分化。数据显示,九华山风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约565万人次,同比增长11.81%;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226.4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82%;峨眉山与丽江股份分别接待209.52万和308.84万人次,同比下降6.5%和4.58%。丽江股份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天气和索道停机天数增加影响,导致索道及演出业务收入减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