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经历了一个不够理想的2025上半年。8月14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减少0.24%;实现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减少4.03%;同期实现销量180.08万千升,同比增长0.95%。
销量同比微增的情况下,重庆啤酒出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降”,意味着企业出现“量价背离”,一定程度上指向了高端产品销售欠佳。
在消费市场上,重庆啤酒旗下产品的“出镜率”很高,消费者能触及到的工业啤酒、精酿甚至汽水,有不少来自重庆啤酒。
目前,该公司旗下本地品牌有乌苏、重庆、山城、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京A等,国际品牌有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夏日纷等。
据公开资料,重庆啤酒是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丹麦嘉士伯集团成员,也是嘉士伯在中国经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
此前,重庆啤酒亮眼的业绩得益于高端化产品。据财报根据产品档次进行的划分,消费价格8元及以上为高档,消费价格大于等于4元小于8元为主流,消费价格4元以下为经济。2023年其高档产品收入增长达到5.18%。
然而,2025上半年,该公司高档产品收入同比增速仅为0.04%,主流产品收入则同比下滑0.92%。表现最好的则是消费价格在4元以下的经济型产品,这一档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6亿元,同比增长5.39%。
营收增长的经济型产品却并非重庆啤酒的高业务占比产品,无法对业绩提振有明显带动作用。上半年其高档产品收入52.65亿元,主流产品31.45亿元,二者合计收入占比已达97.72%。
8元以上的高端啤酒消费力减弱,无疑与整体的消费环境有关。受到“禁酒令”等多重因素影响,线下餐饮场景减少,不利于高端啤酒销售。但这不意味着啤酒企业完全失去了机会,据2025燕京啤酒半年报,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该公司高端化单品U8持续实现销量增长。
8月15日,重庆啤酒召开业绩说明会,总结上半年业绩表现,也对于未来的产品、渠道布局进行了说明。对于高端化的疲软,重庆啤酒财务副总裁陈伟豪表示,其原因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现饮渠道表现疲弱。
除了在高端产品上的困境,重庆啤酒的另一重隐忧则是区域的业绩分化,南区未能延续以往的增长势头。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西北区收入成为公司三个大区中唯一收入增长的地区。报告期内,公司西北区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1.75%;中区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滑0.7%;南区24.79亿元,同比减少1.47%。

重庆啤酒南区收入同比下降/图片来源:重庆啤酒2025半年报
回顾该公司以往各地区业绩,华南过去为其销量增长较为快速的地区。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43.16亿元,毛利率58.42%也明显高于西北区和中区。
在中国市场,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重庆啤酒、燕京啤酒五大啤酒上市公司,近年市场份额已经稳定在九成以上,这说明啤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哪怕已经跻身前五名,但寻找增长点仍然不容易。
一名受雇于上述大型啤酒企业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今年行业中出现了两个较为明显的趋势,一是即时零售渠道销售增长;二是企业改变以往大量做330ml规格产品的惯例,陆续推出大容量的新款啤酒产品触及消费者。
此前即时零售平台美团歪马向界面新闻公布的数据,与酒企员工的观察相吻合。今年上半年,美团歪马送酒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160%,精酿啤酒广受即时零售消费者欢迎,歪马送酒精酿啤酒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近7倍。
重庆啤酒也正在开动脑筋打开市场。产品方面,今年以来,重庆啤酒推出乌苏大红袍精酿1L装、龙井绿茶茶啤精酿1L装等啤酒产品,还跨界无酒精饮料赛道,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电持能量饮料等产品。
在渠道建设方面,陈伟豪表示,该公司关注到即时零售等业态保持良好的成长趋势,将积极发力非现饮渠道,该公司已经设立了“即时零售作战单元”。

即时零售渠道已有重庆啤酒旗下产品在售/图片来源:美团歪马
陈伟豪在业绩会上进一步谈到,第二季度公司现饮渠道表现疲弱,主流产品收入同比下滑,但公司在非现饮渠道的罐化率有将近29%的提升,其中乌苏、1664、嘉士伯等产品的罐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以往,体积大、重量沉的玻璃瓶啤酒是饭店、酒吧的保留产品,但随着消费者饮用场景的改变,轻便的罐装产品受到欢迎。重庆啤酒已经发现了这一趋势,并准备将增长点进行延伸。
此外,针对华南市场出现的下滑局面,在发布财报的同一天,重庆啤酒发布了另一则公告,嘉士伯重啤拟以自有资金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
“上述增资是为满足佛山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增强其资本实力,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提升佛山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告对于增资目的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2024年,该公司就已经斥资30亿元,拓展了嘉士伯中国佛山三水生产基地,目的是提升嘉士伯中国在华南区的产能。据了解该基地投入使用后,将华南供货时间缩短80%。
华南市场本就是珠江啤酒的大本营,近年来,百威、华润、青岛啤酒等多家大企业也在华南进行布局,以佛山为基地向外拓展市场。不难看出,此次增资是重庆啤酒希望通过增强佛山公司的竞争力,从而拓展当地消费市场。
展望未来,陈伟豪在业绩会上表示,他们将专注在非现饮渠道和品牌组合的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