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渠道、传统产品持续疲软,国内啤酒企业纷纷转向新渠道、新产品寻找机会。
重庆啤酒(600132.SH)董事、财务副总裁陈伟豪在8月15日上午举行的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旗下的1664、乌苏、嘉士伯等品牌在非现饮渠道依旧保持了良好增长,带动重庆啤酒整体罐化率继续提升。
此前一天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重庆啤酒实现营收88.39亿元、归母净利润8.65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均有微跌,但其上半年销量保持增长,同比微增0.95%。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表示,上半年公司的业绩表现优于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陈伟豪介绍,上半年由于推动渠道拓展、同时大宗材料成本节约,重庆啤酒的销量、毛利率实现了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一口气推出了近30款新品,一方面是集中推出多款1L装大容量精酿产品,另一方面是推出茶啤、无酒精饮料等创新产品。根据陈伟豪的说法,新品除了在强势市场依靠既有渠道铺货,也在向商超、即时零售等非现饮渠道。
面对今年电商大力补贴即时零售,已与几大平台合作的重庆啤酒也在进一步向即时零售渠道倾斜更多资源。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重庆啤酒内部成立了即时零售作战单元,协同公司各部门、各区域与平台深度合作,探讨价格、产品、渠道该怎么做,也和平台探讨推出特定产品,避免即时零售影响其他渠道的价格。
今年上半年,餐饮、夜场渠道继续低迷,啤酒行业未能摆脱下行趋势。
重庆啤酒也受到影响,其主要依靠现饮渠道的主流产品(4~8元)上半年营收下滑0.92%,中区、南区收入微跌。
不过其收入贡献最大的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保持了微增,经济产品(4元以下)上半年同比增长5.4%,反映出消费趋势分化。
陈伟豪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高档产品中,嘉士伯、风花雪月品牌上半年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乌苏、1664品牌的罐装产品也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面对传统现饮渠道低迷,重庆啤酒上半年在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调整。
产品方面,重庆啤酒今年大力推新,上半年一共推出了近30款新品,包括乌苏大红袍精酿、乌苏新疆酒花精酿、山城啤酒精酿、西夏精酿、乐堡白啤酒精酿、风花雪月龙井绿茶啤酒等多款1L装的大容量精酿产品,同时也推出了橙味汽水天山鲜果庄园、能量饮料电持。
各家啤酒企业今年集体加码饮料业务,投资者对此高度关注。
陈伟豪透露,目前“电持”能量饮料已经在新疆现饮、非现饮渠道全面铺货,天山鲜果庄园也已进入重庆的火锅、烧烤、小酒馆等现饮渠道,下一步将研究口味适时推出新品。
推出饮料产品,一方面可以利用重庆啤酒在强势市场的渠道,也可以利用现成的产能和包装资源。去年投运的佛山酒厂,目前产能利用率已经提升至60%、70%左右。
而围绕既有主力产品,各品牌结合音乐、时尚、旅游等营销主线联动明星代言大力营销。上半年,1664、嘉士伯、乌苏、重庆、大理、风花雪月品牌均签约了新代言人,密度近年少见。
不过由于强势市场的传统现饮渠道持续疲软,重庆啤酒进一步转向非现饮渠道,加大了对商超、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等渠道的倾斜力度,结合非现饮渠道的性价比需求推出了更多罐装产品。
对于今年电商平台大力推进即时零售,陈伟豪也给出了积极评价,表示即时零售满足了消费者购物便捷性,布局即时零售有助于接触到渠道的大数据,从而研发针对新渠道的产品并相应调整营销策略,目前重庆啤酒在即时零售的渠道保持较好增长趋势。
重庆啤酒近年能在中国市场扩大份额,除了守好新疆、重庆等强势市场外,更重要的是推进“大城市计划”,通过进入中东部大城市并提升当地占有率来提升整体份额。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采访了解到,到2024年底,其大城市计划涉及的城市增加至99个。
陈伟豪表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在“大城市”还在继续增长,其中部分城市上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过同样执行上更专注于非现饮渠道,并通过调整品牌组合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而在现饮场景,重庆啤酒主要与餐饮企业合作推进新的线下场景。在去年成都落子后,乌苏烧烤宵夜城前不久也在乌鲁木齐开出门店,此外本月开始“大乌苏小烧烤”也在成都市中心太古里附近开始试营业。
业务端虽然面临挑战,啤酒行业今年在成本端则迎来利好,因为大麦、铝价、玻璃等价格处于相对低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看半年报注意到,上半年重庆啤酒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45%,降幅超过营收,其中啤酒产品的成本同比下滑近2%、包装物、废料销售及其他的成本同比下降6%。
这带来了毛利率的提升。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的毛利率提升了0.6个百分点,达到49.8%。

展望下半年,陈伟豪表示,预计今年还会继续享受大宗商品价格红利,预计明年可能稍有波动,但也不会有太大差异。按照惯例,重庆啤酒一般会提前签约合同,以锁定下一年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