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增资、更名后,这家保险公司核心高管出现了重大变化。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东方嘉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嘉富人寿”、原名“中韩人寿”)总经理张希凡已离职,转赴中国香港万通保险。“80后”副总经理刘大勇将暂代临时负责人一职。
东方嘉富人寿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张希凡确已离任,公司暂不掌握个人后续动向,公司已按照相关监管规定予以公告,下一步将按照公司章程推进新任总经理选聘流程。”
记者注意到,东方嘉富人寿董事长何欣的任职资格尚未获批,至今已一年半时间。在保险业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东方嘉富人寿核心高管离任将对其经营发展有何影响?目前的新任领导是否将长期主持大局?未来新班子又将如何扭转公司超16亿元亏损的局面?
总经理获批仅8个月离职
成立于2012年的东方嘉富人寿,近年来经历了股权变更、增资扩股、公司更名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批复同意“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东方嘉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此次更名,也是此前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结果。
2022年7月,监管批准中韩人寿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加至30.012亿元,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方”,600120.SH)和另外5家国资背景公司认购相应的新增股份。与之前中外股东同比例增资不同,外资股东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韩华生命”)未参与该次增资。
增资后,浙江东方持股33.33%,成为第一大股东;韩华生命持股比例下降至24.99%;浙江长兴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23%;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2%;温州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49%;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49%;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95%。
增资完成后不久,当年8月,张希凡便加盟,成为东方嘉富人寿临时负责人。根据履历,张希凡历任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及营销总监、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副首席代理人业务官、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后在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亚太区(香港)担任管理职务。加入东方嘉富人寿之前,其在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任首席渠道官、副总经理。
尽管于2022年8月已实际履职,但张希凡总经理任职资格直至2024年12月才获得监管正式核准,这段任职等待期长达两年时间。
此次张希凡离任,在今年7月已有迹象。根据浙江东方7月25日官方微信号发布的半年度经营工作会议文章显示,此次参会并代表东方嘉富人寿作上半年经营工作总结的是副总经理刘大勇,而非张希凡。
8月5日,东方嘉富人寿官方微信号发布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军一行赴浙江东方及东方嘉富人寿交流座谈,刘大勇与浙江东方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正甲并肩而坐,也未见张希凡出席。
8月21日,东方嘉富人寿方面公告称,近日收到张希凡的辞职报告,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自2025年8月8日起,张希凡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公司指定副总经理刘大勇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责,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副总经理刘大勇被看好
此次担任临时负责人的刘大勇,为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大数据保险博士后,在战略转型、科技创新方面经验丰富。
根据履历,其2008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麦肯锡、BCG担任专家,深度参与多家寿险公司转型,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太保、阳光保险集团的数字化改革、运营集中改革等。历任平安改革项目组顾问,阳光保险集团战略与创新发展中心高级经理,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划市场部负责人,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市场部负责人,金融壹账通战略负责人和科技咨询业务负责人等。
根据公开资料,刘大勇2020年加入东方嘉富人寿之时,公司增资扩股计划由于全球新冠疫情被打乱,外资股东韩华生命无法及时履约。经过多轮沟通磋商,浙江东方说服了韩方,以市场化机制引入新的资本,将东方嘉富人寿从一家合资险企变为一家中资险企。
刘大勇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加盟后,面临的首个重大挑战即是 “增资引战”项目。该增资项目历时漫长,长达20个月。作为增资引战项目的核心成员,刘大勇多次承担对外路演重任,系统阐述战略蓝图。不过,在上述增资成功后的次年,刘大勇被擢升为副总经理。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东方嘉富人寿控股股东浙江东方对刘大勇的能力颇为认可。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刘大勇持续推动东方嘉富人寿数字化转型,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数字化项目组,致力于打造“保险+科技”“保险+服务”模式。
浙江东方控股股东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官方微信7月8日发布文章称,刘大勇大力推动东方嘉富人寿渠道变革,带领银保渠道实现高价值业务逆势增长。2024年新单标保达1.9亿元,同比增长129%,2025年一季度继续实现同比61%增长。他通过协同韩国高端医美、英特集团等资源打造差异化经营优势,助力标保成交破亿元。他主导开发的“双平台一通道”项目,依托医保数据实现商保无感理赔,获浙江省国资委十大AI+案例,并入围国家医保局、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创新评选。
对于未来刘大勇是否出任总经理一职,东方嘉富人寿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将按照公司章程推进公司新任总经理选聘流程,刘大勇先生目前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东方嘉富人寿保费规模、资产规模发展较缓慢,净利持续亏损。
年报显示,2021年前东方嘉富人寿保费收入不到10亿元。2022年增资后,保费收入上涨较快,2022—2024年分别为13.88亿元、23.80亿元、32.1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3.27亿元、0.1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东方嘉富人寿累计亏损达到16.79亿元。
经历连续亏损后,东方嘉富人寿2024年年报显示,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改善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当年实现微盈利。
最新经营业绩方面,新会计准则下,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24.2%;累计净利润3254.96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实现投资收益2.57亿元;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99%。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东方嘉富人寿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增速较快,是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产品则以传统寿险及分红险为主。
据悉,自2022年以来,其调整了以个人代理渠道为主的发展战略,转向加大银行代理和中介代理渠道力度。在与国有大行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与股份制银行和重点城市商业银行的合作。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对东方嘉富人寿出具的最新评级报告显示,自2024年以来,受行业整体转型与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东方嘉富人寿顾问行销渠道代理人规模呈现收缩态势。2025年一季度,银保渠道仍为保险业务主要营销渠道,且银保渠道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中介渠道受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占比有所下降。
东方嘉富人寿方面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策略,通过调优业务结构与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及压缩固定成本等举措,有效提升了经营效能。
投资方面,东方嘉富人寿的资金运用规模逐步增大,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债权投资和权益类资产。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较高,投向以国债、债券型基金和定期存款为主。2024年,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增幅相对较大,占资金运用的比重小幅提升,占比分别较年初增加1.44个和 0.43个百分点至58.46%和12.25%,增幅主要来自国债和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投资。
上述评级报告进一步显示,2025年前三月,东方嘉富人寿总投资收益0.96亿元,其中,利息收入 0.69 亿元,投资收益0.4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12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投资收益率3.2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79%。受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含减值)进行追溯调整的影响,公司总投资收益波动幅度较大。
对于未来发展策略,东方嘉富人寿方面对记者称,将依托中外股东资源禀赋,深度融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在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上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客户、股东和社会创造长期可持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