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盘面最炸裂的不是AI,也不是新能源车,而是稀土——准确地说,是北方稀土。这只股票今天直接冲上热搜,涨幅为8.86%,最新价站上53元,成交额逼近280亿,整个市场都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盯着K线看了一会儿,说实话,这波拉升不是偶然。北方稀土这一轮走强,背后是业绩、价格、产业趋势三重逻辑的共振。
先看基本面。根据公司刚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北方稀土实现净利润9.31亿元,同比暴涨1951.52%。业绩爆发的核心原因也很清楚:镨钕等主要稀土产品销量上升,叠加均价持续走高。说白了,就是量价齐升。
而这家公司本身就站在整个轻稀土产业链的顶端。它背靠包钢集团,独家掌控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权——这个矿的稀土储量占全国八成以上。更关键的是,它的冶炼分离配额占全国70%,轻稀土开采配额也高达67%。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仅是龙头,更是整个行业价格的“风向标”。
最近几个月,稀土主要品种价格确实在快速上行。政策端也在发力,《稀土管理条例》逐步落地,国家对战略资源的管控越来越严,供需格局正在优化。再加上新能源汽车、风电、机器人这些高成长赛道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不断释放,下游采购积极性明显回升。北方稀土作为上游最大供应商,自然首当其冲吃到红利。
而且你别忘了,它不只是个“挖矿的”。这几年公司一直在往下游延伸,比如5万吨磁材合金项目、3000吨磁体项目都在加速推进。绿色冶炼升级项目一期也已投产,说明它不只是在扩产能,还在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整合。这种从资源到材料再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才是它估值能被重估的根本。
受它的带动,整个稀土永磁板块都被点燃了。金力永磁今天涨了6.63%,成交额超70亿,表现同样抢眼。这家公司我关注很久了,它是全球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一哥”,2024年产销量达到2.09万吨,市占率约28%,稳居世界第一。更厉害的是它的晶界渗透技术,能大幅降低重稀土用量,成本优势明显。现在它已经给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小批量供货,未来在AI硬件端的想象空间不小。
另外像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厦门钨业这些关联标的,也都出现了明显资金流入。尤其是盛和资源,既有国内分离产能,又有海外资源布局,弹性十足;而厦门钨业在磁材和硬质合金领域都有深厚积累,属于稳健型选手。
说实话,这一轮稀土行情,已经不能简单用“反弹”来形容了。我在翻券商观点时注意到,中信、中金、华泰几家大机构都在近期上调了对稀土板块的评级。他们普遍认为,随着国家战略资源意识增强,叠加下游需求回暖,稀土正在经历一次系统性的价值重估。
如果你之前错过了锂电、光伏、AI的主升浪,那现在真该认真看看稀土了。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产业周期与政策红利共振下的真实景气上行。北方稀土今天的放量突破,可能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