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SH600111)$ 我国天然铀生产新突破!“国铀一号”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产出“第一桶铀”,是我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具备“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特点,标志着我国天然铀自主供应能力突破,直接利好铀矿资源开发、核电产业链、中核系企业,强化能源安全自主可控。
二、“国铀一号”概念股TOP20(按关联度排序)
核心铀矿资源标的(直接受益开发/储量)
1. 中国铀业(待上市):
中核集团核心铀资源平台,全球前十大天然铀生产商,直接运营“国铀一号”,手握境内外6座铀矿(含纳米比亚罗辛铀矿),拟IPO募资41亿扩产,上市后将成A股唯一纯铀矿标的。
2. 中钢国际:
大股东中钢集团控股澳大利亚Crocker Well铀矿(矿石量1480万吨,可采5-7年),公司直接承接铀矿开发业务,资源+业务协同明确。
3. 中钢天源:
同属中钢集团,共享集团铀矿资源,磁性材料技术可用于铀矿选冶,业绩弹性受铀价及开发进度驱动。
4. 江西铜业:
国内铀矿储量全国第一(伴生于铜矿),唯一明确披露拥有铀矿开采权的上市公司,资源价值随铀产业升温重估。
中核系+核电运营龙头(产业链核心)
1. 中国核电:
国内核电运营龙头,装机容量全球第一(2375万千瓦),参股中国铀业(4.28%),铀需求直接受益,长协锁定资源对冲价格波动。
2. 中国广核:
最大核电商,具备铀资源规模化采购/运营优势,核电扩张直接驱动铀需求,业务协同性强。
3. 中核科技:
中核集团旗下,聚焦核电阀门等设备制造,深度绑定铀矿-核电产业链,受益国铀一号产能释放。
铀矿伴生/技术协同(间接关联+稀缺性)
1. 东方锆业:
参股澳洲Image资源公司,产品伴生少量铀元素(约0.01%),核燃料技术协同性强,题材稀缺性驱动关注。
2. 海南矿业:
中广核矿业第二大股东,间接持股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全球第三大铀矿),受益铀矿行业景气度传导。
3. 金钼股份:
金堆城钼矿伴生铀资源,具备综合开发潜力,钼+铀双业务协同。
核电设备+核聚变材料(产业链延伸)
1. 西部超导:
ITER项目超导线材唯一量产商,垄断核聚变关键材料,技术壁垒极高,绑定全球核能前沿。
2. 东方电气:
覆盖核岛+常规岛全套设备,订单持续增长,铀矿-核电产业链贯通直接受益,业绩兑现明确。
3. 上海电气:
核岛设备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核聚变项目,国铀一号投产拉动核电设备订单,技术覆盖全产业链。
4. 中广核矿业:
国内铀资源贸易龙头,直接参与哈萨克斯坦铀矿开发(参股谢米兹拜伊、奥尔塔雷克铀矿),港股市场稀缺标的。
核聚变细分领域(核能技术前沿)
1. 永鼎股份:
高温超导带材供应商,ITER项目核心材料,核聚变技术突破受益者,业务聚焦核能前沿赛道。
2. 合锻智能:
聚变堆真空室部件研发,订单占比超60%,核能装备细分龙头,技术卡位核心环节。
3. 国光电气:
全球唯一量产ITER偏滤器,核聚变核心部件垄断,技术壁垒碾压同行,稀缺性极强。
4. 安泰科技:
EAST/ITER钨铜组件供应商,绑定核能前沿项目,材料技术硬实力支撑长期价值。
5. 海陆重工:
ITER关键设备商,核电压力容器龙头,传统核电+核聚变双赛道布局,持有民用核安全许可证,覆盖二代+至聚变堆设备,铀资源保障加速核电项目,设备订单弹性大。
6. 弘讯科技:
聚变电源系统+AI算法,国际核聚变项目合作方,技术赋能核能产业。
三、投资逻辑总结
核心主线:铀矿资源开发(中国铀业、中钢系、江西铜业)→ 核电运营(中国核电、广核)→ 设备制造(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核聚变材料(西部超导、永鼎股份)。
风险提示:铀矿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政策波动、国际铀价波动影响盈利。
优先关注“资源垄断性(中国铀业/中钢系)+ 业务落地性(中钢国际有矿、中国铀业运营国铀一号)+ 核电刚需(中国核电装机全球第一)”组合,规避纯概念炒作标的。
(注:中国铀业未上市,关注IPO进展;港股中广核矿业需留意汇率+政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