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北方稀土(SH600111)$ $中国稀土(SZ000831)$



近两日,北方稀土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连续两日涨停,每日换手率对应的成交额均突破80亿元。巨量资金在“业绩大增”与“稀土涨价”的利好刺激下疯狂涌入,让市场炒作情绪达到沸点。
北方稀土此次股价飙升,背后有着强劲的业绩支撑。7月9日公司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9.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82%-2014%,扣非净利润增逾55倍。这一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像氧化镨钕上半年均价同比涨13.1%,氧化铈涨57.2%;成本优化,冶炼分离及金属加工成本显著降低,产销量还创了历史新高;最终实现量价齐升,单吨净利从2024年约800元升至超4000元。同时,公司与包钢股份同步上调2025Q3稀土精矿交易价至19,109元/吨(不含税),较Q2涨1.5%,近一年累计涨幅达34.6%,这也极大强化了市场对其盈利持续性的信心。从行业供需格局来看,供应收缩,美国矿进口停滞、缅甸雨季致进口量锐减(占中国供应15%),叠加中国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全球供应链承压;而需求端,新能源车(单车耗钕铁硼3kg)、风电(单机组1吨)需求稳增,人形机器人(如特斯拉Optimus单台需2kg钕铁硼)或成新增长极,若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达1000万台,将消耗全球稀土产量20%。此外,政策与新兴应用也在不断催化,中美贸易突破助推出口恢复,高端磁材自给率超80%;机器人、低空经济(eVTOL)等场景打开需求空间,稀土需求年复合增速或达15%+。
然而,在这场股价狂欢的背后,一则来自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的消息,却如同一层阴影笼罩着市场。2025年5月16日,莱纳斯稀土公司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首次实现“氧化镝”分离技术突破,计划6月量产“铽”,并宣称自己是除中国以外全球唯一拥有重稀土分离技术的企业;7月,莱纳斯公司再度宣布实现氧化铽冶炼突破,提纯纯度达99.9%以上。相关公告可通过其官网查询,也能在网易新闻、全球矿产资源网等平台查阅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有说法称莱纳斯公司的技术进展与其对人才的争夺有关。据台湾名嘴郭正亮在节目中爆料(该信息尚无权威信源直接证实),2018年莱纳斯公司曾以60万澳元年薪挖走某稀土集团的分离工程师团队。该团队就位后,将原有12级萃取技术优化到18级,使“镝铽”分离效率从70%提升至95%,氧化镝纯度突破99.99%。此说法经网络传播后,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均有相关讨论。
要知道,稀土提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无数次的实验验证。中国企业花费十年时间才实现的突破,包含着攻克稀土元素高效分离,到杂质精准控制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的艰辛,很难想象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仅用两个月就能轻易复制。
将北方稀土“半年9亿”的利润与腾讯《王者荣耀》一款皮肤一年2亿的销售额对比,制造业的艰难处境便一目了然。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新能源汽车、芯片、航天等高端产业的命脉,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可论利润效率,前者需调动庞大的产业链资源,经历复杂的冶炼流程,承担环保与技术迭代的压力,后者却依托数字平台轻松实现巨额收益。这也让我们反思,掌握着“国之重器”的稀土产业,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真正将技术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连续两日涨停的北方稀土,短期来看,股价已接近部分机构目标价下限(27元附近),接下来需密切关注Q3稀土价格走势及政策落地情况。从中长期视角,若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比如机器人量产带来新的需求爆发,其估值有望上探35元上方。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价格波动方面,地缘政治或配额政策变化可能引发短期回调;若新能源车、机器人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供需缺口收窄将压制股价;并且当前PE已透支部分业绩,后续需要持续验证盈利兑现能力。
狂欢过后,市场终将回归理性。在关注北方稀土股价走势时,我们更应深入思考:莱纳斯的技术是否经得起工业化验证?中国稀土产业的全产业链优势能否持续巩固?如何让“国之重器”的价值真正匹配其战略地位?这些问题,才是关乎中国稀土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远比短期股价波动更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澳大利亚公司所谓的技术突破信息,实则带有旧闻属性,但我们在此重提,并非刻意制造恐慌,而是想提醒大家:在资金疯狂炒作的浪潮中,务必保持冷静,学会独立思考。股市中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分辨信息的含金量尤为重要。市场的沸腾往往伴随着洗盘等复杂因素,无论行情如何起伏,内心的冷静与坚定才是立足之本。如果你坚信中国稀土的资源与技术优势无可替代,那么拿稳手中的股票,时间或许会给予回报;如果因此动摇了信心,及时逢高离场,也能规避后续可能的下跌风险。最终的选择,终究取决于你对市场的冷静判断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