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联创(股票代码:300343,全称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液冷领域的定位属于上游冷却液材料供应商,其核心产品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可直接应用于AI算力硬件的液冷散热场景,历史上曾因电池pvdf涨十倍!
一、技术定位:第四代制冷剂的液冷应用
1. 材料属性与技术突破
联创股份的HFO-1234YF属于氢氟烯烃(HFO)类制冷剂,具有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和高化学稳定性,符合欧盟REACH法规对无氟环保材料的要求。该材料通过相变吸热机制实现高效散热,可直接作为液冷系统的冷却液,尤其适配AI芯片(如英伟达GB200/300系列)的高功耗散热需求。
2. 应用场景
- 冷板式液冷:HFO-1234YF作为冷却介质在封闭管路中循环,通过金属冷板贴合CPU/GPU等核心芯片,吸收热量并通过外部换热器排出,适用于单机柜功率50-100kW的AI训练集群。
- 浸没式液冷:虽未明确作为主流氟化液(如3M Novec系列)使用,但其相变特性理论上可支持局部浸没场景,目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
二、行业角色:国产替代的关键一环
1. 市场地位
联创股份是国内唯一大规模量产HFO-1234YF的企业,其产能在2025年通过技改扩至2万吨/年,技术指标对标国际巨头霍尼韦尔,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60%-70%。产品已进入微软Azure、Meta欧洲数据中心等国际项目供应链,并通过国内头部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的认证测试。
2. 产业链协同
- 上游:依托自有萤石矿资源和氢氟酸产能,实现从原材料到制冷剂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氟化液纯度达99.999%,杂质含量低于5ppm。
- 下游:与曙光、华为等液冷系统集成商合作开发定制化方案,例如为曙光Nebula800平台提供适配冷板式液冷的HFO-1234YF冷却液模块。
三、竞争优势与技术壁垒
1. 环保合规性
HFO-1234YF的GWP值仅为4,远低于欧盟《能效指令》对液冷冷却液GWP<150的要求,且生产过程无PFAS(全氟烷基物质)排放,成为数据中心通过绿色认证的关键材料。
2. 性价比优势
相较于传统氟化液(如3M Novec 7100单价约800元/公斤),HFO-1234YF成本仅为200-300元/公斤,在单机柜功率≥50kW的场景下,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可降低25%-30%。
3. 技术可靠性
通过1000小时液冷系统模拟测试,HFO-1234YF的绝缘强度(≥25kV)、沸点(102℃)、粘度(0.5cP)等核心指标均优于行业标准,泄漏率控制在0.01ml/h以下,满足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需求。
四、未来增长动力
1. 政策驱动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枢纽节点数据中心PUE≤1.25,液冷成为刚需。联创股份的HFO-1234YF被纳入《新型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白皮书》推荐材料清单,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需求将突破5万吨。
2. 技术迭代
公司正在研发双相浸没式冷却液HFO-1234yf-X,通过添加纳米石墨烯颗粒提升导热系数至0.3W/m·K(较基础材料提升3倍),目标适配单机柜150kW以上的超算场景,预计2026年量产。
3. 跨界应用
HFO-1234YF已拓展至储能电池热管理、电动汽车超充桩等领域。例如,其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液冷电池包方案,可将电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充电速度提升40%。
五、总结
ST联创在液冷行业中属于技术驱动型材料供应商,其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凭借环保性、高性价比和技术可靠性,成为冷板式液冷的主流选择,并逐步向浸没式场景渗透。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和液冷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采用率达26%),联创股份有望在冷却液国产化替代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25年液冷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将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