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21:42:39 股吧网页版
特变电工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协同增效 在逆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秦声

K图 600089_0

  8月29日,特变电工(600089)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面对行业周期波动、资源品价格下行等不利影响,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积极布局高潜能板块,协同发展。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51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利润总额44.23亿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母净利润31.84亿元,同比增长5%。

  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提质降本、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能源四大产业的协同优势,精准把握国内外电力市场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实施一系列精益管理、存量调优和增量引领的措施打破“内卷”,克服了多晶硅价格和煤炭价格下行等不利影响,在逆境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输变电全产业链稳步增长国内国际双轮驱动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深入推进、新兴产业用电需求的持续性激增,国内外对电力设备的需求稳步提升。特变电工紧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国际市场需求扩大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推进营销平台建设,深化市场协同,全力推进全产业链集成销售。2025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国内输变电市场签约273亿元,同比增长近14.08%;国际市场输变电产品签约超9亿美元,同比增长88.10%。输变电业务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近年来,特变电工输变电业务订单饱满,公司聚焦存量产能满产、增量产能达产,加快突破产能瓶颈。特高压试验制造基地、超特高压GIS智能工厂、中低压电缆数字化车间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产能效率和国内外重大工程的履约能力。

  在国内市场上,由特变电工研发、制造、安装的一系列电力成套设备相继助力众多国家重大电力工程项目顺利投运。包括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三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等多个国家重大电网侧和电源侧项目。并在配网、智算中心、充电设施、轨道交通、储能等用电侧增量市场持续做出增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多个行业首创技术落地。调相机、非晶合金箱变、合环装置、抽水蓄能用500千伏GIS等一批新产品获得示范应用和市场突破。

  全球能源行业进入加速变革期,相关领域发展新动能在不断积蓄,为公司“走出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国际市场上,特变电工立足全产业链优势,以集成化营销带动二次设备、电线电缆和逆变器等产品销售,全力推动大客户框架集采,抢抓境外优质电站投资机会,通过集成化营销获取持续性订单,海外单机销售拉动合同增长。单机出口在澳大利亚、沙特、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实现大幅增长。

  国际成套业务深耕东道国个性化需求,在主干网、配网、农网、智能电网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自有设计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规划引领抢抓市场先机。在亚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持续产出,保障了国际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我国用电量首次突破单月1万亿千瓦时,电力需求刚性增长持续。中电联预测,受算力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拉动,2025年用电量增速将达到5%—6%,2030年或超13万亿千瓦时。未来将加快“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9条特高压线路建设,重点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和负荷中心受入工程。近期,“雅下”工程启动,作为在全球输变电领域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的企业,特变电工有望受益于上述项目全方位、长周期的拉动效应。

  四大产业有机互补协同优势积累势能

  特变电工既是传统能源保障企业、高端能源装备生产企业、高载能新材料又是能源的消费企业、公司还是新能源的提供企业。特变电工四大产业协同共创、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全方位提升产业链价值。

  上半年,特变电工新能源业务主动应对周期挑战,苦练内功,以创新破“内卷”。在上游硅料市场中,面对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局面,公司动态调整生产策略,库存保持低位,并积极采取工艺优化、设备性能提升、数智赋能等举措,使多晶硅单位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中下游市场,公司灵活调整风光资源开发策略,继续抢抓获取优质项目,加快存量项目转让,调优结构,自营电站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大力发展逆变器、SVG、柔性直流换流阀等关键设备研发制造业务,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逆变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0%;新一代4.5kV/2kA柔直换流阀成功研发,在降低损耗与关断尖峰方面实现双重突破,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的技术空白。

  特变电工能源产业稳定落实国家能源保供任务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链“延链”,布局开发煤化工业务。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之后,创新开发“煤从地上走,气送全中国”的模式。上半年,公司煤电业务强化运行管理,积极响应电网调峰,实现火电发电量72.59亿千瓦时(不含自备电厂发电量),在逆境中实现良好业绩。产业链延伸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加速建设,该项目建成将实现公司煤炭资源的高效就地转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进度较计划超前,保障国家“十五五”期间能源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配套设计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绿色能源耦合项目,实施煤化工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示范,项目有望全面提升能源产业综合盈利能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特变电工新材料业务充分依托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灵活调整营销策略,高纯铝、电子铝箔及铝制品销量与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铝制品在产业链积极战略布局,夯实新材料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完善“资源—材料—应用”一体化布局。

  技术创新激发新动能全域降碳助力能源转型

  特变电工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坚定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推进制造业向节能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转型升级,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特变电工持续研发输出“王炸”产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海上机舱变、变压器核心组配件等22项新产品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其中1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6kV真空环保型GIS完成了武汉舵落口工程20个间隔项目的技术支撑,已于5月2日顺利送电运行。800kVGIS已经完成所有型式试验。1000千伏低噪声电抗器噪声水平低至62分贝,刷新了行业大容量特高压电抗器的低噪声纪录。

  特变电工持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系统提升治理效能。上半年,特变电工在能源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实施多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项目年节能量14.48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66万吨。特变电工积极构建覆盖全流程的能源与碳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实现生产制造环节的清洁低碳化;成功打造零碳园区标杆,旗下“京津冀产业园零碳运营中心”荣获“2025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特变电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扎实践行也获得主流评级机构认可,ESG评级持续提升。

  当前,伴随国家“双碳”目标与“双循环”战略的深入推进,行业竞争秩序正逐步优化,过度内卷化态势得到积极调控,市场环境有望朝向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凭借政策引导与产业协同效应,一个更广阔、更可持续、更有序的市场空间正在形成。特变电工有望获得更多长期发展机遇,并逐步实现持续且稳健的盈利增长。(秦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