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象屿地产进入上海的第22个年头。截至今年的8月11日,象屿地产在上海仅拿下2宗地。伴随拿地困境的是人才流失。8月8日,市场传言象屿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孙群存已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象屿地产求证获悉,孙群存个人考虑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与职业路径,主动向公司提出辞职,其后续去向暂未披露。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几家新赛道的公司可选,他大概率会在8月底决定去向。”
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孙群存弃国企营销总职位而去的做法表示不解,但孙群存却有自己的想法,“我比较喜欢做有激情、有挑战的事情。”
换一个视角观察,营销总安身立命之处在于有货值可售。有业内人士指出,象屿目前的拿地模式虽然能拿到地,但获取优质的地块有难度。言下之意,没有优质地块加持,象屿营销总的压力也显而易见。
职业经理人顺势而为
不久前的7月3日,孙群存还公开现身象屿地产的产品发布会。在象屿地产的两年,是孙群存的职业生涯中较为短暂的一笔,却是必然与偶然因素碰撞下的结果。
孙群存生于1987年,2008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并作为华润置地管培生开启职业生涯首份工作。
在华润置地,孙群存一干就是7年,从区域公司一线营销一路成长为百亿级城市公司的营销负责人。
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首次突破13万亿,达13.37万亿元。也就是在这一年开始,闽系房企开始在营销上发力,最早将总部搬到上海的闽系房企世茂集团、旭辉、泰禾,以及后来的正荣、融信、阳光城、中骏等先后踏入千亿房企俱乐部。
孙群存抓住了闽系房企发力的机遇。2017年,孙群存加入融信集团。他先在集团担任营销总监,然后调任第四事业部(长江以北的区域,包括河南、河北、天津、山西、武汉等多个城市)助理总经理。2019年,前营销总张文龙离职,孙群存调回集团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从一线营销转向集团管控体系。
2021年后,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孙群存的职业生涯也出现动荡。
2023年2月,孙结束在融信6年的职业生涯奔赴北京,加盟另一家闽系房企金辉集团担任营销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负责投资和营销两大板块业务。
但不到半年时间,孙群存便从金辉离职,从北京回到上海。此时,民企逐渐式微,央、国企在上海开始加大投资力度,机会很快又来了。
2023年,上海涉宅土地成交2200亿元,央、国企表现亮眼。其中,来自福建厦门的建发地产与象屿地产均跻身拿地额前十,并被贴上了“新闽系”的标签。
这两家国资房企分别出自厦门的大型实业投资集团——建发集团与象屿集团。两家集团均为世界500强企业,年营收规模数千亿元。两家国企均以供应链服务为核心,但各有侧重,建发集团业务更侧重贸易与投资多元化,而象屿集团在大宗商品领域深耕更细。
虽然2003年就已经进入上海楼市,但象屿地产早期深耕于松江、奉贤南桥等外环外板块,2022年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彼时象屿集团党委委员、象屿地产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新立推动“上海+厦门”双总部模式,启动象屿地产三大变革,包括启动厦门、上海双总部模式;战略聚焦,加大了在华东地区的拿地力度,尤其是上海;主导市场化改革,引入大批外部职业经理人,打破国企传统人事壁垒。
2023年以来,象屿地产陆续在华东布局多个城市,其中在上海拿地105.6亿元,首次排在第三方机构的拿地排行榜单第十位。这一时期急需要一位长期在上海工作的营销高管主持工作,孙群存就此入职象屿地产营销中心。
从央企到民企,再到国企,时代赋予了高学历光环下的职业经理人各种机遇。孙群存经历过上一个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个人的转身。
上海土地储备断层
近年来,象屿地产在华东拿地最多的城市是上海与苏州。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2024年,象屿地产共摘得38宗地,其中上海拿了18宗,苏州拿了8宗。
象屿地产在上海外环外及中环外区域的项目确实做到了热销。过去四年象屿地产在上海拿下的18宗地块均销售顺利,其中嘉定新城的远香湖岸、浦东曹路板块的金海汀云台项目库均实现多次开盘多次售罄,目前已清盘。近期,象屿·天宸雅颂、象屿·苏河琹庐、象屿·江湾悦府等三个项目也进入新一轮加推。
但从趋势上看,象屿地产在上海的拿地数量逐年减少。2021年到2025年(截至8月11日),分别为5宗、6宗、4宗、3宗和2宗。
拿地规则的调整及市场竞争的激烈被认为是主因。
2024年6月,上海恢复“价高者得”规则,土地溢价成交增多,投资风险与获取难度上升。央国企也开始趋向于在上海中内环、内环内核心地段寻求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象屿地产在多宗核心板块的土地出让中竞价失利。今年上半年,象屿地产多次积极报名上海土拍,有的地块甚至提前发出招标公告,但最终仅抢到了一宗地。比如3月出让的嘉定新城核心区F03A-4地块,经历49轮竞价后,象屿地产惜败招商蛇口。在嘉定新城、奉贤新城、松江等多宗地块的竞拍中,象屿地产也都处于下风。
上海土储告急,象屿地产寄希望于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加盟,为企业运营打开新局面。2023年,孙群存加盟象屿地产,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2024年初,象屿地产请来曾在绿地、复星等企业任职的鲍轶群担任沪浙区域总经理,负责拿地和品牌工作。当年年底,象屿地产又聘请曾在绿地、旭辉、上坤、中南等企业做过营销负责人的佟文艳,担任沪浙区域营销总经理助理。
克而瑞发布的2023年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显示,象屿地产以269.4亿元排名全国第42位,2024年,象屿地产以243.4亿元排名全国第35位。
但在上海,象屿地产的业绩仍然没有根本改观。2023年,象屿地产在上海房企销售榜中位列第五,全年销售额约284.7亿元。2024年,象屿地产在上海房企的销售榜中大幅下跌至第14名,全年销售额仅119.1亿元。
据亿翰智库整理的2025年1-7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数据,象屿地产以169亿元销售额排在26位,在厦门国企中,落后于建发房产的770.3亿元及国贸地产的220.1亿元。
进入2025年,象屿地产在上海的销售同样不顺利。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6月1日-8月11日的两个多月来,位于内环内的象屿·苏河琹庐仅成交15套,位于外环外的象屿·天宸雅颂(该项目7月开售新批次房源)、象屿·江湾悦府分别成交33套、48套。
目前象屿地产似乎进退维谷。2022年来,从早期聚焦松江、奉贤南桥、嘉定等上海外环外新兴板块,到近年转向闵行、浦东等潜力区域,进一步向静安、徐汇等核心区渗透,象屿地产的上海“战事”开始需要寻求突破口。分析人士认为,这个突破口包括投资拿地、产品力重塑以及人才重新落位。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象屿地产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组织调整,原天津公司、唐山公司合并至沪浙区域,重庆公司合并至江苏区域。调整完成后,象屿地产全国仅剩余三家区域公司,分别是浙沪区域、江苏区域、海西区域。5月,鲍轶群转岗担任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象屿地产沪浙区域总经理职位由象屿原江苏区域总经理吴杰接任。8月,孙群存离职。截至记者发稿,象屿地产新营销总人选尚未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