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股份当前市值仅 300 亿,但其合理估值经全面测算高达 3455 亿,对应每股合理估值 420 元,具备标准十倍增长潜力。这一估值由六大核心业务板块构成:防务类旋翼飞行器业务 825 亿 + eVTOL 飞行汽车业务 1450 亿 + C919 大飞机配套业务 90 亿 + 民用直升机业务 500 亿 + 外贸业务 190 亿 + 民用无人飞行器及新构型飞机业务 400 亿。作为全球唯一同时布局倾转旋翼机、eVTOL 飞行汽车与直升机的企业,叠加央企的安全背书与低空红利,中直股份有望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绝对龙头,复制中国中车、商飞、中国船舶等央企在各自领域的核心地位。
一、业务板块估值:六大领域构筑十倍市值潜力
1. 防务类旋翼飞行器:防务刚需下的低估洼地
中直股份防务类业务涵盖 Z-8、Z-10、Z-20、Z-21 等主力直升机量产,以及倾转旋翼机、重型直升机、无人直升机、无人机等新构型产品研制。2024 年该业务营收近 300 亿元,同比增长 12%,2025 年预期营收达 330 亿元。
由于防务产品定价机制特性,航空主机厂估值通常采用市销率PS。对比同行:中航成飞市销率 2.875 倍、中航西飞 1.9 倍、中航沈飞 4.3 倍,行业平均市销率显著高于中直股份当前的 1 倍。按保守 2.5 倍市销率测算,该业务合理估值达 825 亿元(330 亿 ×2.5)。
值得注意的是,中直股份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12 亿元,远超中航沈飞(7 亿元)与中航西飞(2.6 亿元),高研发投入为新产品迭代奠定基础,未来研发费用下降与新品放量将共同推动利润激增。
2. eVTOL 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的核心增量
中直股份布局三款 eVTOL 飞行汽车,覆盖多旋翼构型的AR-E800(800公斤级)、复合翼构型的AR-E3000(3吨级)、倾转旋翼构型的AC-EV2000(2吨级)。AR-E3000 已完成原型机系留试飞,2025 年下半年将首飞并进入适航取证;AC-EV2000 缩比验证机试飞完成,原型机正在总装。

对标国际龙头,AR-E3000 性能优于美国 Archer Aviation 的 Midnight(市值 70 亿美金),AC-EV2000 全面超越 Joby Aviation 的 Joby S4(市值 135 亿美金)。考虑中直股份三款产品的布局优势,其 eVTOL 业务估值应高于两者之和,按汇率换算合理估值达 1450 亿人民币(205 亿美金)。


3. C919 大飞机配套:主业外的稳定增量
中直股份承接了C919垂尾、翼身整流罩、前起舱门和主起舱门的工作份额。同时承担C919大型客机加工及装配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两大部段的研制与制造工作。
中直股份为C919机体结构配套份额在10%左右,单机价值量为1800万元左右。根据目前商飞目标规划,预计2025-2029年,C919产能将分别达到75/100/150/150/200架,下线量将分别达到50+/80+/110/120+/150架。按单机价值量1800万,年产200架,净利润率10%测算,仅C919大飞机配套这个副业业务,将给中直股份带来36亿营收,以及3.6亿的利润。给25倍市盈率,3.6*25=90亿市值。因此,C919大飞机配套业务目前给中直股份的市值贡献在90亿左右。
4. 民用直升机:中大吨位市场的不可替代者
中直股份布局 AC311A、AC313A、AC352 等多型民用直升机,覆盖应急救援、海上石油、航空医疗等核心场景。在低空经济发展初期(2027 年前),民用直升机仍是载人飞行器主力;中长期看,4 吨级以上市场因 eVTOL 航程、装载能力不足,将持续由直升机主导。

对标空客直升机 2024 年 200 亿人民币销售额,中直股份民用直升机业务中长期销售额有望达 200 亿,按 10% 净利率、25 倍 PE 测算,合理估值 500 亿元(20 亿 ×25)。

5. 防务外贸与民用无人装备:增量市场双轮驱动
防务外贸领域:中直股份的Z-10ME、Z-9E、Z-19E、Z-11E、AR-2000无人直升机等多款机型可用于外贸。据2025年7月的报道,中直股份昌飞生产的首批直-10ME已经成功交付巴基斯坦。据悉,2025年下半年与2026年,中直股份还将交付更多直10-ME给巴基斯坦!该笔外贸订单总计出口40架Z-10ME直升机,预期订单总金额超百亿。防务类旋翼飞行器外贸业务的利润率预期将远高于销售给国内客户的利润率。外贸业务,按未来每年50亿的营收与15%的利润率测算,给25倍市盈率,50*15%*25=190亿市值。
民用无人装备领域,据悉,中直股份目前布局有CHU100无人直升机、CHU2高速倾转旋翼无人机、H600 倾转旋翼无人机、“雨燕” 系列无人机、油电混动倾转四旋翼无人机、UY-100 大型固定翼货运无人机、“玄凤”高速飞行倾转旋翼无人机、运12系列通用飞机、LHEP“青穹”氢能源飞机等多款先进民用飞行器。
这块业务是标准的朝阳行业与新质生产力,未来前景十分广阔。这块业务市值至少对标国内无人机龙头企业中无人机,目前中无人机市值400亿元。中直股份的民用无人直升机、倾转旋翼机、无人固定翼飞机、氢能源飞机、通用飞机、小型无人机业务总体估值目前来说给个400亿是比较合理与保守的。
二、技术互补与场景分化:中直股份的全领域布局优势
在可预见的 10-15 年内,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呈现 “三足鼎立” 格局:
倾转旋翼机:凭借 2 倍速度、4 倍航程优势,成为防务领域直升机替代者(如美国用 V-280 替代黑鹰),中直股份布局多款倾转旋翼机,未来新一代产品对老一代产品的替代换装逻辑将打开长期想象力。
常规直升机:依托可靠性、悬停精度与重载能力,主导民用中大吨位市场(海上石油、应急救援、航空医疗),中直股份 AC 系列机型将逐步替代进口。
eVTOL 飞行汽车:聚焦 3 吨以下城市空中交通,中直股份多构型布局适配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
中直股份是全球唯一同时布局上述三类飞行器的企业,通过技术互补与场景覆盖,构建起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同时,中直股份还布局多款无人机产品。
三、安全与龙头地位:央企背书下的市场集中逻辑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安全性,而中直股份作为央企,在安全标准、适航能力与责任背书上具备先天优势。相比初创公司 “重速度轻安全、重宣传轻技术” 的短期行为,中直股份深耕航空领域数十年,技术积淀与品控体系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 这一优势在低空经济中尤为关键。低空飞行器未来将在城市上空飞行,如果掉下来,不仅机上人员而且地面人员都损失不起,因此低空经济只看安全而不看营销和价格战。
有关部门提出:“下大力气防止低空产业领域出现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的现象,规范低空产业园区发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设行为。” 的导向明确,行业份额将向核心央企中直股份集中。中直股份在低空经济中的地位,类似中车之于高铁、商飞之于大飞机、中船之于船舶行业,有望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总结:3455 亿合理估值下的十倍潜力
中直股份六大业务板块合理估值合计达 3455 亿元,对应每股价值 420 元(3455 亿 ÷8.2 亿股本),而当前市值仅 300 亿,市销率、市盈率、市净率均显著低于同行。凭借全领域技术布局、央企安全背书与低空红利,中直股份无疑是具备十倍潜力的核心标的。$中直股份(SH600038)$$中航沈飞(SH600760)$$宗申动力(SZ00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