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回暖。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全市场股权募资总额突破7610亿元(按上市日口径),同比上涨超400%。高速扩容的市场背后,投行业务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构投行业务逻辑。以国泰海通证券与国联民生证券为代表的整合案例表明,头部券商的强强联合与区域券商的特色突围,已从规模扩张升级为能力跃迁,推动投行业务向“资本赋能+产业深耕”的高阶模式转型。
受理储备激增
中小券商逆势争夺战场
当前的券商并购重组浪潮,正在催生“超级航母—特色舰队”的投行业务梯次竞合格局。上半年排名前五的券商,股权承销市场份额占比近70%,中小机构则在垂直领域寻找生存空间。
上半年,券商“三强”凭借绝对实力主导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以来,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信建投分别以1454.91亿元、1202.54亿元、1101.2亿元股权承销额位居前三名,三家合计市占率达48.67%,相比上年同期头部“三强”市占率再上台阶。
IPO承销市场同样战局胶着。中信建投凭借86.5亿元承销规模占据上半年榜首,华泰联合以38.79亿元位居第二,中信证券以37.86亿元排名第三。三家券商合计占据IPO承销市场超43%份额,显示大型综合性券商在IPO承销领域具备主导优势。
IPO新申报项目成为行业格局变动关键变量。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交易所受理IPO企业达180家,已超越2024年全年。项目数量居前七位的保荐机构——国泰海通(24.5单)、中信证券(21.5单)、中信建投(14单)、中金公司(9.5单)、国联民生(9单)、华泰联合(9单)、国金证券(9单)合计承揽96.5单项目,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特色中型券商正借力增量市场不断突围。国联民生证券以9单保荐量与华泰联合、国金证券并列第五位,是前十名中特色中型券商的代表,其围绕北交所、创业板“专精特新”等方向发力,体现了差异深耕的新策略。
在强监管的背景下,项目经验丰富、风控体系完备的大型券商在承揽优质企业项目时具备天然优势。
同时,政策对新兴产业融资的持续倾斜,也为部分中小券商创造了空间。随着注册制全链条深化,北交所改革持续推进及新质生产力企业加速上市,同时具备特色行业团队与区域性资源的券商正抓住政策东风寻求“弯道超车”。
以国联民生证券为例,其选择“区域深耕+产业绑定”的差异化战略。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62亿元,北交所项目储备量增长40%,并以9单IPO受理量跻身行业前列。
提升行业竞争力
券商并购重组加速
今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节奏加快。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券商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推动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
从交易所审核的角度来看,“国联证券+民生证券”是新“国九条”后首单券商并购重组过会项目。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顾伟表示,国联民生证券将围绕“大投行+大投资+大投研+大财富+大资管”五大业务版图,以“协同赋能”和“内生增长”为主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上半年投行业务领域的突围,体现出国联民生证券“大投行”战略实施的效果显著。在业内人士看来,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后主体投行业务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在业务及区域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实力提升。
目前,证券行业其他并购也取得重要进展。2月14日,西部证券公告称,收到国融证券转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中国证监会已依法受理国融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等三项申请。
5月16日晚间,国都证券公告称,公司日前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浙商证券提名的6名董事及2名独立董事、2名监事成功当选,这标志着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控股股东,历时近两年的并购整合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6月19日,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信证券发行股份收购万和证券相关事项。
中航证券非银分析师薄晓旭表示,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