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内卷式’竞争”。近日,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电话说明会上明确表示,当前业绩表现是近年来该行战略转型成效的逐步显现,也是持续做好战略执行的成果。未来会继续深化客户经营,扎实服务实体经济,持续降本增效,不搞“内卷式”竞争,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扎实推动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当天王晓永携高管团队披露了该行经营“成绩单”: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723.84 亿元,同比增长7.83%,其中净利息收入和净非利息收入实现双增。在行业息差整体承压背景下,上半年净息差1.39% 同比微升1BP,实现“稳中有进”。
从整场业绩会介绍来看,民生银行在反内卷战略、零售业务突破及息差精细化管理三大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压力,该行以“一个民生”经营理念为指引,将战略客群作为压舱石,截至半年末,战略客群存贷款规模分别达1.2万亿、1.5万亿,同时通过供应链金融“链长制”、数字化转型等创新模式,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打破传统竞争窠臼。
拒绝“内卷”:战略定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银行业“内卷”加剧的当下,民生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定力构筑起差异化护城河。该行持续深化大中小微个人客户一体化经营,战略客群带动效应显著——截至2025年6月末,民生银行战略客户牵引的供应链核心客户数同比增长36.62%,链上客户突破5.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54%,融资余额达3,743.19 亿元,亦有明显增长。
同时,民生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以“量价质”平衡替代规模粗放扩张。王晓永称,民生银行遵循国家战略,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科技型企业客户较年初增长7%,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63%,普惠法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2%,个人养老金客户较年初增长6.94%,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这种“反内卷”策略还体现在成本控制与资产结构优化上。上半年该行付息负债成本1.93%较年初下降34BP,存款付息率1.86%下降28BP,一般性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提升1.85个百分点。
“我们将会通过持续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完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高长周期、跨周期经营管理能力,努力保持息差稳定。”副行长李彬表示,该行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发力破解息差管理难题。
具体来看,李彬表示,在资产端,统筹兼顾做好资产业务的“量价”平衡。一是加大优质资产投放力度。持续将信贷资源向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倾斜,提升信贷投放质效。二是提升风险定价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通过对客定价分层授权、差异化管理和精细化后督,推动贷款合理定价、资产收益企稳。
在负债端,李彬强调将多措并举加强负债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一是持续优化存款结构。聚焦业务场景建设,专注做优做强支付结算业务,持续提升结算性存款占比。二是精细化负债定价管理。有序开展中长期高成本存款,到期接续置换和留存转化工作,并通过加强对市场利率的前瞻性研判,合理安排同业负债规模结构,推动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
零售业务“多点开花”:AUM半年增量超去年全年
零售业务成为民生银行“反内卷”战略的重要落子。其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行多项零售业务指标增长态势亮眼。
副行长张俊潼介绍,上半年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客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民生银行零售AUM两万及以上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的增量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
二是金融资产量质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民生银行AUM总量的增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量,同时在结构方面,非储金融资产规模增长是去年的1.7倍。储蓄中活期存款余额占比 32.15%,在可比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
三是按揭规模保持连续正增长。今年民生银行连续6个月实现按揭余额正增长,投放量和整体余额都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经过持续经营,按揭新客的户均AUM同比增幅20%。
“我行进一步重视零售的获客,从源头上提升零售业务的发展质量。”张俊潼表示,该行通过四大渠道实现零售突破:强化代发业务公私联动,上半年累计代发金额同比增量超去年全年;信用卡与借记卡一体化融合,山姆联名卡获客破百万且60%为双卡互持客户,客群户均AUM达零售整体5倍;按揭渠道强化与重点房企和中介合作,截至6月末,按揭新获客同比增幅 29.31%;社区经营打造金融生态,8月社区板块金融资产余额突破5000亿元。
在客群经营上,张俊潼称该行持续深化分层分类的客群经营模式,持之以恒深化基础客群直营、财富客群专营、私银客群双营,精进稳健的财富产品体系,特别是顺应今年权益市场持续向好趋势,加大“固收+”理财布局,上半年零售代销理财规模突破1万亿元。
息差管理精细化:全力保持息差稳定
副行长李彬介绍,2025 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集团口径净息差达1.39%,同比微升1个基点,在行业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实现企稳。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净息差环比一季度有所下降,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随着市场利率中枢整体走低,叠加资产投放市场竞争加剧,二季度资产端收益率较一季度下降6个基点,进而导致当季净息差环比承压。
展望下半年,李彬指出,一方面,在利率下行和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负债成本下降对息差的支撑作用将持续显现;另一方面,随着银行贷款定价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化定价能力的不断提升,资产收益有望趋于稳定。
他同时提示,还需关注到的是,信贷资产的竞争依旧激烈,同时受存款“表外化”趋势影响,存贷款规模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业务量价平衡难度显著加大,这使得息差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民生银行将通过持续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完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高长周期、跨周期经营管理能力,全力保持息差稳定。
具体来看,李彬表示,在资产端,民生银行将统筹兼顾做好资产业务的“量价”平衡。一是加大优质资产投放力度。持续将信贷资源向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倾斜,提升信贷投放质效。二是提升风险定价管理能力。 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通过对客定价分层授权、差异化管理和精细化后督,推动贷款合理定价、资产收益企稳。
在负债端,李彬称,民生银行将多措并举加强负债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一是持续优化存款结构。聚焦业务场景建设,专注做优做强支付结算业务,持续提升结算性存款占比。二是精细化负债定价管理。有序开展中长期高成本存款,到期接续置换和留存转化工作,并通过加强对市场利率的前瞻性研判,合理安排同业负债规模结构,推动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额 660.5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42 亿元;不良贷款率 1.48%,比上年末微增0.0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风险处置成效显示,截至6 月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额比上年末减少51.12亿元、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下降1.53个百分点。
展望下半年,民生银行将持续深化客户经营、加速数智化转型,稳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同步披露中期分红预案,拟向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1.36元(含税),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股东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