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眼查最新工商登记信息,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8月15日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上海机场集团为控股方,持股51%;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

除该新公司成立外,南通新机场建设处于“预可研报批阶段”。
事实上,南通新机场是一条“旧闻”,但近年来不时引发热议。其时间线起于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6月,19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在湖州签约,其中就包括由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市政府签订的“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根据协议,沪通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南通新机场。
此后,南通市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处透露,南通新机场已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的选址批复,确定南通市通州区二甲场址为首选场址。南通随即启动了新机场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通常来说,机场规划建设流程包括了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记者发现,2024年1月底,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留言时,透露项目“目前处于预可研报批阶段”。关于这一状态,记者也获得了上海机场集团的确认。
时间推进到今年,在2月的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月,江苏省发改委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了南通新机场排水渠穿越海门北站隧道节点预留工程的批复。

上海机场集团最新的公开表态是在今年首日的官微发布,称“2024年上海机场牵头开展《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研究编制,统筹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南通新机场的发展,科学谋划上海多机场体系功能布局”。
据了解,南通现有一座民用机场,即兴东国际机场。今年上半年,兴东国际机场累计运输旅客200.61万人次,货邮3.34万吨。南通新机场的开建,无疑将使南通与上海一样,成为“一市两场”城市。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新机场的近期设计目标是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4000万人次。这个数字,不仅是南通当前运营的兴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的10倍,且与上海虹桥机场现年48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也十分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