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简称“奕派科技”)6月26日正式成立,旗下奕派品牌、纳米品牌、风神品牌紧密联动。一个多月后,奕派科技于8月1日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计划,要通过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战略支柱助力其快速发展。品牌方面,原东风纳米和东风奕派合并为全新东风奕派品牌,未来奕派科技计划形成“双品牌、多品系”战略布局,2028年产品矩阵达到20款。
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奕派科技对短、中、长期规划有清晰的思路,短期重点是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中期目标是打造爆款产品,长期发展要靠生态共创。
谈整合:
改革解决了最关键的效率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奕派科技成立已有一个多月,目前在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等方面的整合情况如何?
汪俊君:奕派科技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在产品开发和验证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把用户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执行层面,奕派科技建立了运营机制,首先优化组织结构,简化决策流程,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其次要求研发、生产、采购、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此外,奕派科技建立了一系列具体保障措施,希望能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目前这套机制已初见成效,未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奕派科技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个真正以用户为中心、高效协同的现代化企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新公司成立后解决了哪些问题?
汪俊君:这次改革解决了最关键的效率问题。过去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在不同公司,这种架构本身就会带来信息传递的偏差和决策效率的低下。现在通过组织整合实现了全价值链的闭环管理。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决策效率的大幅提升和资源聚集两方面,整合后将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战役”上实现饱和式投入。未来,奕派科技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继续深化,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授权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公司保持高效运转的状态。
谈合作:
与华为实现全链条协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合作形式是怎样的?
汪俊君:目前双方的合作已进入到更深入的阶段,内部将其命名为“DH项目”,D代表东风,H代表华为。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和联合营销“四个联合”。奕派科技的团队与华为的团队深度融合,甚至共同办公,真正实现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与华为合作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汪俊君:东风与华为合作的最终目标非常明确,为用户打造集东风机械工艺与华为智能科技于一体的优质产品;希望在保证车辆好开、安全、舒适的基础上,融入华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持续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谈规划:
产品力是根本
新京报贝壳财经:奕派科技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如何?
汪俊君:奕派科技对短中长期规划有清晰的思路。短期重点是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奕派科技正在全面梳理产品线,产品力才是根本;没有过硬的产品,再多的营销投入都难以取得真正的市场成功。
中期目标是打造爆款产品。爆款需要三个要素,分别是有竞争力的产品、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健全的渠道网络。目前奕派科技正在评估今明两年所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每款产品都具备足够的“战斗力”。
长期发展要靠生态共创。奕派科技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听取各方建议。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看待固态电池、电池快充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汪俊君:在固态电池方面,目前奕派已经在武汉建立了一条小批量生产线,计划明年进行小批量试产,通过渐进式策略来验证技术可行性、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
其次,奕派科技充分认识到电池快充技术是用户的核心需求之一,提升快充速度确实会带来成本增加,但奕派科技的产品策略已经调整,丰富的产品矩阵可以使公司更好地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的关系,确保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奕派科技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汪俊君:当前汽车市场的挑战是价格战和内卷现象。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奕派科技并不是简单地加入价格战,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从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三方面发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坚持长期主义,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