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温婷)2025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为保障“数智化”战略进一步落地,浦发银行正在加强组织架构、人员队伍、科技投入布局,从体制机制层面保障战略落地。记者近日获悉,浦发银行正积极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并在总行科技发展部下设人工智能中心,作为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引擎。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成为重塑金融行业的核心力量,而银行业凭借在资金、数据、场景和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重要阵地。
浦发银行于2024年提出“数智化”战略。今年3月26日,浦发银行推出《“人工智能+”应用规划白皮书1.0》,并发布了AI智能应用六大实践成果。四个月来,浦发银行人工智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进展,通过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的“四位一体”智能基座,加速推进数智平台体系建设,推动大模型场景从“小范围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
在算力建设方面,浦发银行已经建成了千卡算力集群。在现有的上海、合肥两地四中心(数据中心)基础上,浦发银行正在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按照大规模、低成本计算中心的定位,规划主要承载非实时算力需求。”浦发银行总行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数据中心建成后,浦发银行将形成覆盖三地五中心、实现云平台统一纳管的智算集群,形成端到端全场景覆盖的智算基座,进一步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加速完善算力“新基建”的基础上,浦发银行还构建了以开源模型为主的大模型算法矩阵。
2025年,DeepSeek的开源正式改写了大模型商业模式,加速了大模型技术平权。截至今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中银行业占了18%,相较于互联网行业高出10%。金融成为大模型落地最重要的场景。
“这不仅凸显了银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也揭示了行业对于专业化智能服务的迫切需求。”浦发银行总行数据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道,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经打造了十余个重点应用工程,包含运营智能审录、对公授信AI赋能、数智普惠AI应用、浦惠来了AI应用、制度合同AI速审、金融市场自营业务、智能座席辅助、投产并购展业、零贷数智营销风控、智能体创设等。
而引入DeepSeek、Qwen等多个系列的开源大模型,也为浦发银行“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规模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介绍,该行针对银行业务场景的实际需求,训练更加轻型、高性能的金融垂类模型,积极推进AI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同时积极推进大模型训练推理平台、知识工程平台、智能体创设平台的建设,支撑大模型应用建设与推广。
此外,面向金融场景专业深、任务多、数据杂的评估难点,浦发银行通过整合三万余条行内场景数据,建设了涵盖通用能力、金融知识、安全能力、技术水平等四大维度的多模态评估体系。
“如今我行部署了8个开源大模型,在测试环境中先后测评了超过40个模型,正是通过基于真实场景的数据集和知识库,实现了大模型算法的场景化精准评估,为模型引入、场景选型、训练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坦言,下阶段,浦发银行将持续推进数智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算力采购扩容、算法预研及模型调优和全行知识资产积累及赋能等工作,强化数智化技术对业务经营的赋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有科技人员超过6000人,过去一年的科技投入超过70亿元。
“AI已经成为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落地的重要引擎。”浦发银行表示,AI的生产力价值,随着链接的节点数呈指数级增长。AI应用带来了运营效率的快速提升,也将重构风险管理模式,并带来生态服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