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16:44:3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写作比这个赚钱
发表于 2025-09-11 15:11:01 发布于 湖北

发布时间:2025-09-11

当宁夏六盘山的风掠过新材料产业园,带着塞上特有的干爽,一阵细碎的金属轻响顺着西风漫开——那不是风声,是190米高的钢结构巨塔在与这片土地对话。2025年9月5日9点28分,随着“小蛮腰”冉冉抬升到190米,最后一榀钢桁架在高空精准“落位”,焊枪的火花在阳光下闪过最后一道光,由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国家能源集团投资、湖南工业安装公司承建的国能六盘山电厂1号钢结构间接空冷塔,正式宣告结顶。这尊耗费数千吨钢材、仅用89天便拔地而起的“钢铁巨人”,不仅是国内首座双曲线单层网壳空间结构间冷塔,更以“西部小蛮腰”的灵动姿态,在六盘山畔写下中国电力工程的全新篇章。

 

 

当地人早给它起了个亲切的名字——“西部小蛮腰”。此刻它还没披上铝合金蒙皮,裸露的钢骨脉络却像一尊巨型钢铁雕塑,在天地间舒展着力量与美感:塔底155米的宽阔直径像张开的双臂,借42个斜向支座稳稳扎根在黄土地上,向上缓缓收窄至喉部95米,再轻轻舒展成99.4米的顶部弧线,整座塔就像一柄被精心打磨的银剑,刺破天际,成了名副其实的“六盘山畔新高峰”。

 

01

设计破局:工业建筑长出“会呼吸的曲线”

 

提起火电厂的空冷塔,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灰扑扑的混凝土柱子”——厚重、呆板,杵在那儿就像工业生产的“背景板”。但“西部小蛮腰”一亮相,就用“双曲线单层网壳空间结构”改变了这份固有印象。

 

 

站在塔下抬头望,190米的高度会让人下意识屏住呼吸,但更抓眼球的是那流畅到极致的曲线:没有生硬的转折,没有多余的装饰,底部的舒展、喉部的收窄、顶部的延展,每一处线条都像被风轻轻揉过,自然得仿佛从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一样。此刻没有蒙皮遮挡,塔身的斜向檩条与网壳结构看得清清楚楚,每一根钢杆件都沿着受力方向有序排布,像经过精密计算的琴弦,轻轻一碰就能弹出“结构的旋律”——这正是首航高科“结构即美学”的初心,不用彩绘,不用装饰,让建筑的骨架自己“说话”。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花里胡哨的设计包装它。”首航高科项目设计负责人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沙土里画了一道弧线,“你看这个弯儿,是用空气动力学软件算出来的最优解:风吹过来时,这个弧度能把冲击力减到最小,还能让空气在塔内顺着曲线高效循环,既好看,又好用——就像给钢塔‘装了呼吸阀’,这才是工业设计该有的样子。”

 

如今,这座刚露钢骨的“小蛮腰”,已成了产业园里最火的“打卡点”。路过的工人会掏出手机,对着塔身曲线拍段短视频;周边村庄的老人,会牵着孩子的手来这儿,指着塔说“这是会‘呼吸’的钢塔”;甚至有跑长途的司机特意绕路,就为了多看一眼这颠覆想象的工业景观。“以前总觉得电厂的塔又笨又丑,没想到这‘小蛮腰’这么秀气,等蒙皮装好了,肯定比远处的六盘山还亮眼!”在产业园工作的固原老乡王师傅,说起这塔就忍不住笑。

 

02

施工奇迹:89天“搭钢塔”,精度达毫米级

 

要把数千吨钢材拼成190米高的“小蛮腰”,难度不亚于“在高空搭积木”。但首航高科的技术团队,用一套创新方案,把这件“难事”做成了“奇迹”——从开工到结顶仅用89天,比传统工期缩短近40%,且全程坐标控制、形变偏差均达毫米级,刷新了超大型钢结构间冷塔的建造速度纪录。

 

 

施工现场最显眼的,不是高耸的塔吊,而是地面上一排排整齐的拼装胎架。“我们把塔身拆成一个个三角形钢单元,先在工厂预制好,运到现场再预拼装,最后吊到高塔下对接。”有着20年经验的焊工李师傅,正戴着护目镜检查焊缝,焊枪还带着余温,“以前在高空拼杆件,脚下踩脚手架,手里握重工具,又累又易出错;现在地面拼好‘积木块’,吊上去直接对接,高空作业量少了60%,效率提了30%,还安全!”

 

更让人惊叹的是“细节控”:每一根钢杆件的位置,都先在BIM模型里“定位”,到了现场用激光仪对准标记点,误差能精准控制在毫米级;焊接时采用“双人对称焊”,两条焊枪从钢单元两侧同时施焊,既减少变形,又实现焊缝一次合格率100%,焊完还要用探伤仪“体检”,确保“几十年不出错”。

 

针对40米标高的展宽平台,团队更创新用“倒序拼装、累积提升”技术——先在地面拼好平台结构,再用提升胎架逐层拉到高空,避免了高空搭设脚手架的风险。“有次风来得急,我们把3吨重的钢单元悬在20米高空等了半小时,直到风小才继续。”施工经理笑着说,“慢一点没关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为了给钢塔“保驾护航”,项目还装了“智能神经”——“振弦式表面应变传感器+一体式采集仪+智慧监测云平台”物联网系统,24小时盯着钢塔的应力与变形;遇到宁夏大风天,就用“分时焊接”:靠气象监测抓低风速窗口作业,既保证焊接质量,又不让强风影响塔身稳定。

 

03

技术攻坚:“数字铠甲”抗强风,一年节水3000个泳池

 

六盘山的风是出了名的“倔脾气”——50年一遇风速23.7m/s,100年一遇飙到25.3m/s,这么大的风刮在190米钢塔上,像有人使劲晃竹竿。为了“驯服”强风,首航高科的工程师们搬出了“数字利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搭了个与钢塔1:1的数值风洞模型。

 

“那一个月,我们天天对着电脑‘跟风打交道’。”技术总监指着流场图,“18m/s以上的大风最棘手:风从正面吹,塔背风侧会形成负压区,空气‘打旋’成涡流,会减少进风量。我们反复调喉部弧度、优化节点布局、细化网壳密度,就像给钢塔穿了层‘数字铠甲’,最后把涡流影响降到了最低。”

 

而在干旱的宁夏,“节水”比抗风更紧迫。首航高科给“小蛮腰”配了自主研发的间接空冷系统——不用传统湿冷塔“靠水降温”,而是靠空气与循环水间接换热,一年能节水70%。“按年运行8000小时算,省的水相当于3000个标准泳池!”环保负责人算了笔账,“对固原这样缺水的地方,这不是数字,是实实在在的生态保障。”

 

04

精神传承:再立六盘山畔新高峰

 

站在“西部小蛮腰”钢骨下,抬头就能望见远处的六盘山——80多年前,红军翻越这座山,留下“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豪迈;如今,小蛮腰的建设者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建起了新时代的“能源高峰”。

 

“这座塔的结顶,是技术实力的见证”首航高科董事长黄文博站在塔下,语气坚定,“当年红军靠勇气闯过娄山关、腊子口;今天我们靠科技创新‘驯服’强风、极致节水,攻克新时代的‘能源关’。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新能源、新型储能,让更多‘钢铁嵴梁’撑起国家能源安全!”

 

 

风再次掠过塔身,钢杆件发出轻微的“嗡鸣”,像是在回应这份期许。此刻的“西部小蛮腰”虽只是钢骨雏形,但不难想象:等铝合金蒙皮装好,白天金属光泽与青山相映;夜晚灯光沿曲线亮起,像银色丝带缠绕塔身,会成为固原夜空最亮的“星”。

 

 

这座190米的钢塔,早已不只是座空冷塔——它是能源保供的“钢铁嵴梁”,是绿色转型的“生态使者”,是中国工业创新的“闪亮名片”,更是新时代建设者写给六盘山、写给西北、写给国家能源事业的豪迈史诗。而这首史诗,才刚刚翻开第一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