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健康产品博览会期间,由上海证券报社组织,27家优强企业的董事长、实控人、相关负责人以及投资机构代表组成的考察团齐聚一堂,围绕“大健康产业如何迈上康庄大道”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汕头市委副书记赖小卫,汕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李飞会见了考察团一行。
参加会见的有: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泰恩康董事长郑汉杰,粤万年青董事长欧先涛,仙乐健康董事长林培青,诚达药业董事长葛建利,太力科技董事长石正兵,浙江震元董事长吴海明,安图生物党委书记杨增利,君圣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刘利平,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李斌,首药控股副总裁张英利,中国医药副总裁张鹏,华福证券副总裁蒋松荣,上海慧界产业研究院院长鲍涵,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秘书长郑晓南,上海医药业务发展部总监刘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泽彬,香江控股副董事长修山城,太龙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剑超,恒瑞医药战略事业部总经理钟兴龙,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季春凤,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敬勇,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生,和铂医药副总裁刘华,广州华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炜,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媒体事务总监张前,西麦食品投资总监李骥,上技所申态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超,复医天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陈勇等。
赖小卫代表汕头市委、市政府对考察团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化对汕头的考察,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服务,确保创建宽松、优质的发展环境,让大家在汕头投资发展有收获、有保障。”
李飞在座谈会上表示,大健康产业作为汕头市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从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医药制造领域,到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产品,再到医疗服务、旅游康复以及医药贸易流通等环节,汕头市都有长足的发展。
李飞介绍,汕头不仅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更具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一是交通物流便捷,营商环境优越;二是侨乡优势凸显,市场资源丰富;三是平台空间广阔,科研支撑有力。“我们诚挚地希望与大家携手合作,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大健康产业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李飞说。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表示,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健康产品博览会彰显了汕头政府和企业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说文解字》:“汕,鱼游水貌,从水,山声”。40多年前首创“24小时审批答复”的汕头,正在全力营造更加高效、务实、法治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如鱼得水”。上海证券报致力于在政府与企业、投资与融资之间牵线搭桥,助力信息对称、项目对接和资源对流,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叶国标表示,企业的发展有四重境界:始于“问界”,成于“有界”,强于“跨界”,臻于“尊界”。当前,跨界融合是产业跃升的关键,产学研协同突破新药研发壁垒,区域合作博采众长,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和地方经济顶梁柱,上市公司应积极践行“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善用资本和工具,整合重组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避免优质资源流失,壮大本土创新力量和新兴产业。
诚达药业董事长葛建利介绍,诚达药业是全球左旋肉碱系列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领域;同时致力于为制药企业及医药研发机构在药物临床试验和商业化阶段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的工艺研发和优化、质量研究、注册申报、定制生产等服务。此外,诚达药业子公司在积极推动干细胞创新药项目建设。“干细胞业务是公司布局的新业务,公司将积极推动干细胞项目建设,推进商业化进程。”
太力科技董事长石正兵表示,作为深耕纳米材料科技领域的企业,太力科技一直关注并看好汕头。“太力科技的纳米材料技术25次护航中国载人航天任务,并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与汕头推动产业升级的方向高度契合。”石正兵表示,期待有机会融入汕头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链,寻求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期待依托太力科技的研发优势,为汕头产业升级赋能贡献科技力量;期待借助汕头优越的区位、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实现企业成长与地方发展的共赢。
浙江震元董事长吴海明认为,汕头和绍兴分别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圈,尽管区域位置不一样,但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底色、路径和愿景上有诸多的共鸣,蕴藏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浙江震元是首批中华老字号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希望与汕头市联合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产业链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安图生物党委书记杨增利介绍,安图生物于2016年上市,专攻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涵盖全产业链。安图生物期望与汕头共同推进城市医疗集团改革及区域医共体建设。杨增利表示,期望未来与汕头大学附属医院等研究型医院深入合作,在产学研用方面为汕头的医疗产业作出贡献。
君圣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刘利平介绍,君圣泰医药是一家专注心肾代谢疾病药物开发的港股上市公司。在刘利平看来,汕头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优势。她建议,政府可以联合市场各方发起成立各类生物医药基金,助力企业融资、上市、并购发展。她认为,汕头将有机会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领域的“领头羊”。
作为汕头市大健康产业协会荣誉会长,粤万年青董事长欧先涛认为,汕头市委、市政府通过一系列便利、优惠的政策给予了大健康企业高度的重视与充足的支持,也为汕头市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他认为,大健康企业可以保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态度,在汕头这片沃土上共同把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仙乐健康董事长林培青认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场景持续丰富的背景下,医药、医疗、医美、康养、保健食品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近期,仙乐健康通过AI技术研发的精准营养相关产品即将上市,这一举措不仅将服务公司自身产品体系,更有望作为对外技术输出平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健康营养食品CDMO中的领先位置,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科学可信的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引领大健康产业进入智能定制新纪元。
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大健康产业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科研地基”的夯实。“汕头市有大学、医科院和医院群,有良好的传统医药资源禀赋,建议在基础科研上进一步布局、发力。作为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集团可以提供支撑。汕头有良好的大健康产业基础,有源远流长的健康养生理念,有藏富于民、强大的消费能力。政府应适当引导、统筹部署,充分发挥基因技术作为通用技术的作用,发挥其精准预防、精准医疗的双重作用,推动基因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规模应用。”
首药控股副总裁张英利介绍,首药控股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目前已有28个国家1类创新药获批临床,其中4款新药已经或即将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年来,随着利好政策的释放,首药控股正加速创新药研制的进程。“汕头市的领导班子低调、务实、拼搏、努力,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中,不管是汕头市的大健康产业,还是首药控股的创新药事业,未来5年都将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中国医药副总经理张鹏表示,中国医药正在积极布局大健康板块,欢迎参会企业加强协同合作。会上,他邀请汕头的制药企业加入中国医药的供应链,通过中国医药的供应链触达全国乃至全球。“中国医药在汕头市已设有分公司,希望能有机会为汕头市的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华福证券副总裁蒋松荣说:“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医药健康板块经历了价值重估,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整个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汕头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华福证券希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汕头医药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上海慧界产业研究院院长鲍涵认为,汕头市在大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产业方面有突出优势。“我们希望与汕头市携手开展多方面合作,依托慧界产业研究院的技术转化经验与资本加速能力,加速科研成果在汕头市的产业化进程,为大健康等重点产业注入新动能。”鲍涵提到,上海慧界产业研究院已组织汕头龙头企业与海外产业领域的研讨会议、项目路演、实地考察等配套活动,借助高影响力平台扩大汕头产业的国际曝光度。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简称“CBIITA”)秘书长郑晓南表示,目前CBIITA涵盖25个细分领域、16个公共服务平台,有望与汕头市在干细胞、再生医学、合成生物、传统中医药出海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郑晓南提议打造连接资本和产业的桥梁,进一步促进CBIITA与汕头市就精准营养、抗衰、长寿、康复等方面展开合作。
上海医药业务发展部总监刘莎认为,上海医药有望与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进行产学研联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刘莎介绍,上海医药于近一年内收购了和黄药业10%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进一步加速布局上海医药的中医药板块。“汕头市是许多药材的原产地,相信未来上海医药与汕头市还将有更多合作机会。”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泽彬介绍,当前,金域医学已利用AI技术赋能医学检测的生产端和服务端。“希望未来能与汕头市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方面展开合作,共建区域化的数字检验病理中心。”此外,黄泽彬提到,金域医学于7月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未来这些数据可以贡献出来,与企业联合进行研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