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河北科力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装备”)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2.41%。归母净利润为8278.23万元,同比增长4.88%。公司同步披露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主营产品稳定成长海外布局持续深入
科力装备作为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供应商,专注于风挡玻璃安装组件、侧窗玻璃升降组件、角窗玻璃总成组件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风挡玻璃安装组件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16.27%,占总营收比重为81.02%,贡献主要业绩增长。
从行业环境看,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这是公司业绩表现强势的直接原因。今年上半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扩大,拉动内需市场,增换购成为主流消费模式。同时,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叠加地方补贴,降低购车成本,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在多项利好的加持下,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表现优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为顺应汽车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科力装备积极扩大产能。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募投项目“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投资进度60.64%,预计于2026年7月21日之前建成,建成后将缓解目前产能不足的状况。
科力装备表示,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产能布局更趋合理,将进一步突出规模化生产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规模的增长,公司持续深入海外布局。针对美国市场,科力装备表示,公司采用灵活的贸易模式与本土化布局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采用EXW(工厂交货)模式,由客户承担相关关税,有效降低贸易环节的成本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于美国俄亥俄州布局的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美国子公司已完成生产设备采购,正全力推进本土化生产落地。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力装备的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行业高景气度及自身战略布局。政策驱动(以旧换新、新能源车免税)带动汽车产销双增,为公司提供稳定增量市场。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强化增长动能。未来增长需关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对轻量化、智能化组件的需求以及美国工厂投产后的成本优化效果。”
加码技术研发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业绩的稳定增长,科力装备还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力装备研发投入1646.05万元,同比增长28.73%。资料显示,截至6月30日,科力装备IPO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投资进度77.62%,待项目投入使用,公司研发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新型材料研发方面,科力装备深入拓展,正逐步构建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聚焦材料创新与性能突破,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和“卡脖子”问题。
目前,智能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整体规模增长迅速。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1500亿元,到2025年预计超过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0%—40%。随着L3/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科力装备也在积极拥抱智能驾驶,投入研发智驾组件。
据半年报披露,公司研发的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成功攻克了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区域VOC污染这一行业痛点,同时有效抑制漫反射杂光,显著提升辅助驾驶安全性。该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支架领域,并作为迭代技术被小米汽车定点采用。此项技术的落地,跨越式提升了该产品领域技术指标,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壁垒与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份额。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力装备依托核心风挡玻璃组件的优异表现实现了营收的较好增长,证明了其主业根基稳固。然而,净利润增速的明显放缓提示需要关注成本端或效率端的优化问题。积极的现金分红则传递了财务健康的信号。未来需观察其核心产品能否持续发力、成本管控成效以及在新能车领域的拓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