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股市场在7月走出上行趋势,私募机构的调研触角早已深入上市公司。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7月共有657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展开密集调研,足迹覆盖358家A股公司,累计调研频次高达1763次。从重点调研方向来看,7月私募的“调研摸底行动”,如同精准的市场温度计,清晰刻画出私募行业对科技成长主线的强烈偏好。
科技领域成调研主战场
来自私募排排网的监测数据显示,7月的私募调研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在358家被调研的A股公司中,科技成长领域成为焦点。其中,计算机行业以绝对优势领跑,全行业获得私募调研260次,覆盖36家上市公司。
整体来看,7月共计有14个申万一级行业获得不少于30次私募调研。前十名行业均被调研至少60次,科技成长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除计算机行业外,电力设备(213次)、医药生物(206次)、电子(205次)三行业紧随其后。机械设备行业调研次数(155次)位列第五,但被调研公司数量最多,达48家。汽车(136次)、基础化工(90次)、通信(78次)等行业也受到较多关注。总体而言,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科技板块以及医药生物行业成为私募7月调研的核心所在。
在个股层面,头部效应更为显著。7月份私募对前十大热门股的调研次数均不少于24次,其中电力设备龙头德福科技以74次调研独占鳌头。聚鸣投资、睿郡资产等头部私募的集体“到访”,凸显私募机构对新能源龙头企业的强烈兴趣。同属电力设备行业的孚能科技以42次调研位居次席,通信领域的新易盛则收获34次调研,位列第三。
在调研次数超过10次的52只个股中,科技成长类标的占据绝对主流。从半导体材料板块的聚灿光电、乐鑫科技,到光模块企业仕佳光子,再到医药生物领域的海正药业,私募机构沿着产业链脉络展开深度挖掘。这种系统性布局反映出私募机构对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坚定信念,也揭示了其对经济转型期产业机遇的前瞻把握。
继续看好结构性机会
展望后市,多家一线私募普遍对于市场大势和结构性机会持积极预期。
星石投资认为,当前市场上涨氛围较浓,场内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股市内部估值分化,暗示市场仍存在再平衡带来的投资机会。从估值端看,当前仍有近半数个股的市净率,处于2016年以来的中位以下水平,股市内部分化意味着当前市场仍存在“相对低估”的投资机会。从短期看,前期市场加速走强带来的赚钱效应有望持续吸引资金入市,交投情绪或保持高涨。在中期视角下,当前股市流动性相对充裕,增量资金入市空间较大,基本面改善也在路上,中国权益类资产或将延续价值重估;其中符合国内经济结构性转型、具有较强驱动的板块或有更佳表现。
具体到投资脉络,今年以来持续表现强势的创新药、新消费,继续获得部分私募坚定看好。丹羿投资基金经理王帅认为,从投资周期角度看,A股上一轮创新药上行周期始于2017年,至2021年见顶,整个周期上行约四年,随后经历了近四年的下行调整。本轮创新药上行周期自2025年初启动,从大的历史规律来看,这一轮创新药股价上行周期大概率未结束。除创新药外,下半年还可以重点关注医疗服务等医药消费方向。
在大消费方面,王帅认为,消费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如运动服饰、运动相机、玩具等。此外,随着经济的修复,还将紧密跟踪其他处于周期底部的资产。
名禹资产观察到,近期市场赚钱效应和增量资金入市迹象明显,基建发力带来“新的宏观叙事”,企业业绩的改善预期,共同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从投资机会上看,该机构建议,可以从行业轮动视角,重点关注科技成长方向,如国产算力、AI应用等,以及化工、煤炭、汽车、光伏等周期方向。此外,非银金融,新消费、传媒等板块也值得重点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