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综合分析,阿莱德(301419.SZ)**具备液冷服务器相关概念**,其散热产品和技术已明确布局液冷领域,且存在切入头部企业供应链的潜在可能性。具体依据如下:
---
### 1. **液冷相关产品与技术储备**
- **核心产品覆盖液冷组件**:公司官方在投资者互动中确认,其散热产品线包括**热管、均温板、水冷板**等,且明确表示导热垫、快接头等产品可应用于液冷服务器领域。
- **液态金属散热技术**:阿莱德曾展示液态金属散热系统(含镓合金材料),与英伟达新一代GPU采用的液态金属方案技术路线高度相似,强化了其在高效散热领域的适配能力。
- **导热界面材料**:公司提及的导热凝胶、导热垫等产品是液冷模组中的关键辅助材料,用于提升热传导效率。
---
### 2. **供应链合作传闻与间接布局**
- **切入英伟达GB200液冷供应链**:市场传闻显示,阿莱德通过向**AVC集团(奇鋐科技)** 的大陆子公司深圳兴奇宏科技供货,成为英伟达GB200液冷模组的**二级供应商**,主要提供液冷板、快插接头接口部件等。
- **产能协同逻辑**:AVC因GB200订单激增(液冷板月产能从6.5万组扩至16万组),对二级供应商需求迫切,而阿莱德在昆山、平湖的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交付潜力。
- **合作历史佐证**:阿莱德与深圳兴奇宏科技此前已有服务器散热合作案例,AVC的“深化大陆供应链”策略进一步支持了合作可能性。
---
### 3. **业务拓展与市场定位**
- **公司战略导向**:阿莱德在多次回复中强调“**正在积极拓展液冷服务器领域的客户与业务**”,并承诺通过官方渠道披露进展。
- **业绩增长预期**:若成功切入GB200供应链,液冷业务可能成为新增量。分析预测,其2025年液冷收入占比若超15%,净利润或从2023年的1.09亿元跃升至2.22亿元。
- **技术适配AI服务器**:公司指出,AI服务器需求爆发推动了对高效散热方案的需求,其产品可满足液冷系统的高导热性和可靠性要求。
---
### 4. **风险与不确定性**
- **合作未获官方证实**:阿莱德董秘对传闻回应模糊,仅称“以公告为准”;英伟达和AVC的官方供应商名录均未明确提及阿莱德。
- **技术迭代风险**:英伟达GB200可能采用新型NVQD快换接头,若阿莱德未能同步升级技术,合作可持续性存疑。
- **二级供应商层级限制**:作为二级供应商,订单份额和利润空间受一级供应商(如AVC)策略影响较大。
---
### 结论:液冷概念明确,但供应链角色需验证
阿莱德**具备液冷技术产品矩阵**(水冷板、导热界面材料等),且**积极拓展服务器市场**,从技术和产品维度已符合液冷概念定义。其与英伟达供应链的关联性存在较强市场推测和商业逻辑支撑,但**尚未通过官方公告确认**。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验证节点:
- **2025年中报**(8月发布)中液冷业务收入是否异常增长;
- **奇鋐科技(AVC)财报**是否提及大陆供应链深化。
---
### 阿莱德主要液冷产品及应用场景
下表总结了阿莱德液冷相关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潜力:
| **产品类型** | **技术特点** | **液冷服务器应用场景** |
|--------------------|----------------------------------|--------------------------------|
| **水冷板** | 高效传导热量,支持高功率密度 | 直接接触热源,传输热量至液冷系统 |
| **导热界面材料** | 高导热性,填补组件间微隙 | 提升芯片与冷板间的热传导效率 |
| **快插接头** | 快速连接/断开,防泄漏设计 | 液冷回路的关键连接部件 |
| **液态金属散热系统**| 镓合金材料,超高导热性能 | 适配英伟达新一代GPU方案 |
建议密切跟踪公司公告及产业链动态,以验证供应链合作的实际落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