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5日晚间,国内抗生素中间体龙头企业川宁生物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下降26.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降40.64%;基本每股收益0.2元。尽管短期业绩面临压力,公司仍在核心技术建设、智能制造升级与合成生物学布局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展现出较强的战略定力和产业纵深能力。
从收入构成来看,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和青霉素类中间体仍是公司核心产品。其中,硫氰酸红霉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比38.30%,头孢类中间体占比26.03%,青霉素类中间体占比34.56%,其他产品占比1.11%。公司表示,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青霉素类产品销量与价格波动影响,同时新产品研发与试车生产导致费用增加。
报告期内,川宁生物研究院在高通量筛选、AI赋能发酵优化、分子生物学工具开发、C1/C2原料利用、氨基酸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微液滴荧光筛选系统、AI小试发酵优化、链霉菌基因编辑工具完善、甲醇/乙酸原料转化技术、以及多种化妆品原料的工艺升级等项目均按计划达成里程碑,为未来产品交付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系统改进,显著提高了硫氰酸红霉素、头孢及青霉素类中间体的生产效率与批产量。2025年上半年共完成自动化改造项目14项,正在实施27项,智能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另外,公司与上海金珵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在发酵产业和合成生物学研发中的应用。目前,AI已成功应用于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的实验罐动态调控,平均产量较传统罐体提升3%-5%,并实现参数预测与提前干预,大幅降低生产波动。在研发端,AI辅助酶改造显著提升酶活,研发效率进一步提高。
川宁生物表示,尽管短期内行业波动与研发投入加大对公司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仍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战略投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与AI融合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蓄力。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合成生物学产品布局和技术平台建设,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商业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