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舒桂林
8月7日,软通动力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78亿元,用于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以及计算机生产车间智能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软通动力2022年3月上市,IPO阶段募集资金达46.3亿元。截至 2025年3 月31 日,前次募集资金总额 46.3亿已使用 33.78亿元,另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及现金管理收益1.64亿元。在还有14.15亿元募集资金以活期或协定存款方式存放的情况下,软通动力再抛33.78亿元的定增募资方案,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吃惊。
近三年来,软通动力董事会多次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资额和内部投资结构及项目延期的议案》、《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等,公司解释为“由于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用户需求也不断更新,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成本预算管理要求,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周期有所延长,募投项目整体进度放缓。为保证募集资金项目的规范管理、组织实施和目标实现,公司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评估,经审慎研究对募投项目进行延期。”
截至报告期末,刘天文直接持有软通动力 23.75%的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时,刘天文通过直接持股及担任软石智动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公司 28.61%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软通动力是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公司顺应智能化、自主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等新兴趋势,着力构建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以及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公告显示,最近两年,软通动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3,389.64 万元、18,037.85 万元和 46,175.43 万元、7,246.59 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45.15%、66.21%和 44.89%、84.31%。
2024年,软通动力实现营业收入313.16亿元,同比增加78.13%;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减少66.2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1亿元,同比增加28.65%;归母净利润亏损1.98亿元,同比增长28.76%。
2021年至2024年,软通动力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9.73亿元、5.34亿元、1.80亿元,同比变动-24.94%、3.02%、-45.15%、-66.21%,下降趋势明显。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2020年的14.30%。当年,扣非净利润为0.72亿元,同比下降84.31%,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
业绩不振的软通动力5月6日发布了一则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即股东CEL Bravo由于自身资金安排的原因,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52.94万股,减持期间是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8月26日。
公告也提示了此次33.78亿元巨额定增的风险:
软通动力是国内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但随着行业内新入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公司若不能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保持优势,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此外,计算机硬件市场的技术和政策驱动变化,也使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本次募投项目预计投资总额 37.8亿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33.78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入金额较大,将对公司的资产规模产生一定影响。在效益测算中,基于募投项目拟投产产品包括了部分基于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产品,该等产品市场竞争力及附加值预计有所提高的考虑,募投项目预计毛利率较相应业务历史毛利率有一定提升。若募投项目在进入正式运营期后,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发生对公司不利的重大变化,或者市场上出现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则有可能出现公司产品销售不畅的风险,导致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盈利水平不能达到预期效益水平,使得募投项目的相关资产投入对公司利润状况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