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品牌在新消费周期正在展现“韧性”和“定力”。8月29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301055.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延续稳健增长势头,实现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9.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0.20万元,同比增长124.29%;扣非净利润2660.80万元,同比增长130.01%。毛利率达到38.52%,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张小泉并非依靠一次性因素推动业绩,而是在产品矩阵、销售渠道、内部管理、运营效率多方面发力,构建出更加坚实的增长逻辑。
核心刀剪品类驱动增长
张小泉的营收增长,首先来自对核心产品的持续深耕。核心刀剪类目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3.3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七成,同比增长10.54%,稳固了公司在传统赛道的优势地位。
厨房五金的表现引人注意,该板块实现收入9263.34万元,同比增长13.44%,增速高于整体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5.31个百分点。此外,家居五金类收入4303.39万元,也保持正增长。
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场景化需求,公司形成了刀剪、厨房五金、家居五金三大产品矩阵,目前公司推出的“华曜”系列、“黑曜”系列、“流光”系列、“倾盈”系列新品持续引爆,同时开发出平台专供款、主题产品系列化等多维度新品,推出黑将、泉钛系列新品。
产品矩阵化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产品需求,助力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业绩增长,继续为公司深化产品美学推广、提升品牌识别度夯实基础。
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8.52%,同比增加2.01个百分点;厨房五金的毛利率同比提升5.31个百分点,助推整体利润率改善。协同收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5.86%。
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37个、0.76个和0.4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8.69%、管理费用率8.16%、研发费用率控制在2.77%)。这表明公司一方面保持了必要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系统和精益化运营手段提升了管理效率,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的同时,费用率下降直接释放了更多利润空间。
盈利能力的增强,使得公司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利润稳定增长。
线上持续放量线下精耕细作
上半年张小泉线上业务表现突出,实现销售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9.99%,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2.30%,较上年同期提升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方平台直销和经销增幅均在两位数,抖音、京东、天猫等平台的刀剪品类销售均位居前列,表明公司在新兴电商渠道的敏捷布局获得成效。
公司积极适应新兴电商生态,布局直播、达人带货等新型渠道,不仅扩大了品牌触达范围,也显著提升了转化效率,推动线上销售持续攀升。
线下渠道则强调精耕细作:公司通过优化经销商结构、填补空白市场,并在永辉、大润发等商超提升产品规范化陈列,强化了品牌的场景化展示。尤其在景区店与社区服务活动中,张小泉将传统修磨服务、公益活动与销售结合,让线下渠道不再只是单纯的销售终端,更成为了品牌文化和用户体验的重要触点。这种“线上突破+线下深耕”的战略,进一步夯实了多维度的市场网络。
创新研发与品牌价值双轮驱动
除了财务数据上的亮眼表现,张小泉上半年在研发创新与品牌建设上也不断取得突破。
研发方面,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截至期末累计有效专利已达144项,覆盖材料工艺、外观设计和应用功能等多个领域。研发不仅带来了产品迭代的速度,也提升了整体产品的竞争壁垒。
品牌层面,公司围绕“好刀好剪”的核心主张,积极开展“剪出春日浪漫”“夏日鲜厨净无忧”等品牌活动,并通过修磨服务进社区、新品试用和公益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这种既重视产品力又强调用户体验的做法,使“中华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公司还在绿色制造、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提升。例如,阳江张小泉获评“清洁生产企业”,上海子公司荣获“守合同重信用”先进企业,不仅增强了品牌的公信力,也符合未来消费市场对环保、诚信的高要求。
整体来看,张小泉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随着公司加快向厨房及家居全场景延伸,其由百年刀剪品牌向品质生活品牌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