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海陆”)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君三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公司股票(股票简称:中环海陆,股票代码:301040)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中陆转债,债券代码:123155)自2025年8月2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陆转债”将停止转股。
早有打算
资料显示,中环海陆前身海陆环锻成立于2000年1月,由吴君三等21位出资人共同发起成立。
可以看出,吴君三为公司的创始人。
从吴君三的个人履历来看,1977年12月至1997年2月任张家港市船用锅炉厂分厂长职务;1997年至2000 年1月任江苏省海陆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环形锻件厂厂长;2000年1月至2015年3月担任海陆环锻董事长,其中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兼任海陆环锻总经理;2015年4月至今担任中环海陆董事长。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吴君三持有公司股份2257.5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22.57%;儿子吴剑持有公司股份698.9万股,持股比例为6.99%。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君三、吴剑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956.4万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比例29.56%。
IPO日报发现,上市以来,吴君三父子的持股数量并未发生过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控股股东曾收到过行政监管措施,而该行政监管措施透露出,控股股东其实早有股权转让的打算。
今年4月,中环海陆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吴君三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江苏证监局责令改正。经查,吴君三于2023年3月29日与北京骅泰宇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京骅泰宇”)签署《合作框架协议》,4月4日签《股份转让协议》并在后续签订6份补充协议。其未及时告知公司股权转让事项,未配合信披工作,违反相关规定,被江苏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计入诚信档案。
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协议中股份转让、资产注入内容均未实施,吴君三与北京骅泰宇已签《和解协议》解除系列协议。
业绩持续下滑
那么,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选择在此时转让控股权?
据悉,中环海陆于2021年8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覆盖风电、核电、工程机械、石化等行业。
但上市以来,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降,并从2023年开始由盈转亏。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2024年,中环海陆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7亿元、10.69亿元、10.42亿元、6.25亿元、5.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0.72亿元、0.40亿元、-0.32亿元、-1.54亿元。
对于2024年的巨额亏损,中环海陆表示,报告期内,因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单价下降,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公司还需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影响整体财务表现。此外,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客户的回款周期延长,造成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5.27%;归母净利润亏损4248.9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686.2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512.2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969.09万元。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
公司业绩持续亏损,或是实控人筹划转让控股权的原因之一。
此外,今年以来,中环海陆的股价大涨,从年初的11.5元左右上涨至最新收盘价39.6元,股价涨幅接近250%。实控人选择在此时转让控股权,或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