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呈现显著活跃态势。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15时左右,已有22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并购重组的进展情况,较去年同期的58家同比激增294.83%。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提质增效的诉求日益强烈。
从全年趋势来看,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与跨界布局构成了企业并购的两大主线。一方面,不少企业通过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强化资源集中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也有企业尝试跨界并购,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从行业分布看,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并购重组尤为活跃。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政策层面是核心驱动力。证监会推出“并购六条”,明确支持跨行业并购,放宽未盈利资产收购限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延长财务资料有效期、推动定向可转债工具使用,降低并购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当前活跃度具有可持续性,政策支持、产业结构优化需求及企业转型动力将长期存在。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上升
进入8月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如火如荼。Wind数据显示,8月1日至14日午间,共计有6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并购重组的进展情况,涵盖达成转让意向、董事会预案、进行中、证监会受理等多个环节。其中,5家公司为首次披露相关计划,意味着新一批并购案正式进入市场视野。
8月12日,万辰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对价为13.79亿元。据悉,万辰集团是一家致力于食品工业、食品专卖连锁、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商业地产于一体的综合型集团企业;南京万优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采购、销售及品牌运营。
同日,*ST生物也对外披露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的提示性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慧泽医药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据悉,慧泽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临床评价服务。*ST生物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两个板块的业务。
8月13日,海兰信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南省信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7名股东合计持有的海兰寰宇100%股权。据悉,海兰寰宇主营业务聚焦为涉海军地客户提供对海监测雷达产品、雷达组网综合监测系统及雷达监测信息服务,其100%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为10.51亿元。
产业链整合与跨界布局双轮驱动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有22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并购重组的进展情况,而去年同期披露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仅有58家,同比增长294.83%。这一数据的激增,直接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提质增效的诉求日益强烈。
从驱动因素来看,随着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与传统产业转型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需求显著释放,不少企业通过并购补齐技术短板、拓展市场渠道,以抢占行业发展先机。比如从上文提到的大部分并购情况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资源整合,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
当然,跨行业并购案例也不在少数,不少企业试图通过跨界布局打开新增长空间。比如今年7月,德固特披露收购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浩鲸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据悉,德固特是一家高科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面向化工、能源、冶金、固废处理等领域,公司主营产品为节能换热装备、粉体及其他环保装备和专用定制装备。浩鲸科技是一家国际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已形成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和AI软件开发及服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业务线。本次交易完成后,德固特的主营业务将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拓展至浩鲸科技的三大业务线。
哪些行业较为活跃?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并购重组尤为活跃。
中化装备在7月15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益阳橡机和蓝星节能100%股权。据悉,益阳橡机是国内橡胶机械行业龙头,产品覆盖轮胎成型机、密炼机等核心设备;蓝星化工机械则专注于高端压力容器制造。此次并购将使中化装备从单一化工设备供应商升级为涵盖橡塑机械、高端装备的综合服务商,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轮胎生产线、氢能储运设备等新兴领域形成技术协同。
7月18日,长鸿高科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长鸿高科主营业务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系列产品、PBAT/PBT及其副产品、改性母粒产品、碳酸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西长科主要致力于特种合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玩具、办公日用品、扫地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资深并购行业专家张新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并购重组活跃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政策鼓励通过并购优化产业结构;二是注册制改革深化为并购重组提供了更便利的制度环境;三是部分行业面临产能整合压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未来,并购热度能否持续取决于三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力度是否延续;二是资本市场流动性环境;三是实体经济盈利修复情况。未来可能受到融资成本上升、监管趋严等因素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