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SZ300919)$ 中伟股份在阿根廷布局的1000万吨LCE(碳酸锂当量)盐湖项目,其首期产能预计在2026年二季度投产,当前资源价值已进入加速释放阶段。以下是基于最新进展的详细分析:
一、投产时间与产能规划
1. 首期工程(JAMA项目)
- 进度节点:JAMA项目作为公司盐湖开发的核心,目前已完成地质详查、环境影响评估(EIA)及技术方案优化,正在等待阿根廷联邦政府的开发许可,预计2025年四季度获批。若进展顺利,将立即启动EPC总承包招标,目标2026年二季度建成2万吨/年碳酸锂产线,对应资源量约100万吨LCE。
- 技术优势:采用与Lilac Solutions合作的吸附法+膜分离工艺,提锂周期从传统沉淀法的12-18个月缩短至3-6个月,能耗降低40%以上,提锂纯度达99.5%。
2. 二期工程(Solaroz项目)
- 开发节奏:Solaroz项目处于预可行性研究(PFS)阶段,计划2025年三季度完成技术经济评估(TEA),确定首期3万吨/年氢氧化锂产线的投资规模(预计8-10亿美元)。若评估通过,二期工程将于2027年启动建设,2028年前后投产。
- 资源特性:该项目锂浓度较低(平均400mg/L),需结合西安蓝深新材料的直接提锂(DLE)技术优化成本。
二、当前价值评估
(一)资源价值重估
1. 碳酸锂价格驱动
2025年8月碳酸锂价格回升至9万元/吨(约1.26万美元/吨),较2024年低点涨幅超50%。以阿根廷盐湖提锂现金成本4-4.5万元/吨计算,项目毛利率可达45%-50%,显著高于国内锂辉石矿(毛利率约20%-30%)。
2. 资源量市场价值
- 1000万吨LCE资源:按当前价格估算,静态资源价值约9000亿元(9万元/吨×1000万吨)。但实际开发中需扣除约30%的开采、加工及资本开支,净现值(NPV)约2700-3000亿元。
- 战略溢价:全球优质盐湖资源稀缺且多被国际巨头控制,中伟股份全资控股的1000万吨LCE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叠加产业链协同效应,资源价值存在20%-30%的稀缺性溢价。
(二)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1. 成本结构优化
项目投产后,中伟股份锂资源自给率将从目前的10%提升至30%,三元前驱体(NCM)生产成本有望下降8%-10%,增强对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客户的议价能力。以2024年公司前驱体业务营收402亿元计算,成本下降可带来32-40亿元的年利润增量。
2. 市值贡献
当前公司总市值约332亿元,而盐湖项目的资源价值(2700-3000亿元)是市值的8-9倍。随着2026年项目投产,资源价值将逐步转化为业绩,推动公司估值修复。参考赣锋锂业(资源量约2000万吨LCE,市值约1500亿元),中伟股份盐湖资产合理估值应在1000-1200亿元,对应股价上涨空间超200%。
三、关键风险与挑战
1. 地缘政治风险
阿根廷外汇管制严格,2024年比索兑美元贬值超120%,可能导致设备进口成本上升。公司通过与当地银行合作开立美元账户,锁定30%项目资金汇率,但仍需关注政策变动对现金流的影响。
2. 技术落地风险
吸附法提锂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可能面临树脂寿命(约2-3年)和杂质积累问题。中伟股份已联合中科院青海盐湖所开展中试,目标将树脂更换周期延长至5年以上,但技术验证进度仍需跟踪。
3. 环保合规压力
阿根廷环保部要求盐湖项目必须配套卤水回注系统,JAMA项目设计回注率达85%,但可能增加初期投资约15%。若回注系统未达标,项目可能面临停工风险。
四、投资者关注要点
1. 2025年关键节点
- Q3:Solaroz项目PFS报告发布,明确首期投资规模及技术路线。
- Q4:JAMA项目开发许可获批,启动EPC招标,标志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结论
中伟股份1000万吨LCE项目正从资源获取向开发实施阶段过渡,2026年二季度首期产能投产将成为价值释放的起点。当前碳酸锂价格回升及资源重估已推动项目价值进入加速兑现期,静态资源价值超2700亿元,对公司市值存在显著支撑。尽管面临地缘、技术等风险,但其低成本资源禀赋和垂直整合战略,有望在2027年后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开发许可进展、技术中试数据及融资落地情况,动态评估项目价值释放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