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龙互连:高速连接赛道的技术突围与全球化价值释放】
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与数据中心网络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兆龙互连凭借高速铜缆技术壁垒与全球化产能布局,展现出传统线缆企业向科技服务商转型的强劲动能。作为国内唯一实现800G高速铜缆量产的稀缺标的,公司通过“核心产品突破+海外基地投产”的战略组合,突破行业周期束缚,其底层价值重构逻辑值得深入剖析。
---
### 一、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公司在高速连接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产品迭代能力:800G无源铜缆(DAC)已进入小批量测试阶段,112G有源电缆(AEC)实现量产供货,单通道传输速率达224Gb/s,技术指标比肩国际龙头安费诺、泰科;
- 专利储备深厚:累计获得28项国防专利及多项国际认证,参与制定数据电缆IEC国际标准,实验室获CNAS及Intertek卫星计划资质;
- 客户生态壁垒:深度绑定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头部云厂商,产品通过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供应链认证,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1.93%。
---
### 二、产能扩张打开增长空间
全球化生产基地建设释放战略红利:
- 泰国基地投产:新购土地完成基建,预计年产能20万公里数据电缆,达产后年收入11.12亿元,净利润1.3亿元,IRR达16.59%;
- 湖州智能制造项目:新增1200万条连接产品产能,重点布局800G DAC和AEC,预计年收入7.72亿元,IRR高达25.66%;
- 成本优势凸显:泰国工厂降低中美关税影响,铜价联动定价模式对冲原材料波动,综合成本较国内低12%。
---
### 三、财务结构呈现改善迹象
关键指标验证经营质量提升:
- 利润结构优化: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激增103.6%,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8%,毛利率环比增长3.2个百分点;
- 现金流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89%,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至5.55次,存货周转效率优化;
- 研发投入聚焦:研发费用占比维持3.5%以上,成功开发工业以太网连接系统及医疗级耐火电缆,技术转化周期缩短至9个月。
---
### 四、核心竞争优势深度解析
- 技术协同优势:覆盖5e类至8类全系列数据电缆,适配AI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等20+场景,产品线良率达99.2%;
- 市场响应能力: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东南亚及欧洲订单增长45%,交付周期缩短至30天;
- 政策红利加持: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及新基建专项补贴,2024年获政府补助超2000万元。
---
### 五、行业趋势与估值逻辑
技术面与基本面形成共振:
- 需求爆发确定性:全球AI算力投资年增32.9%,高速铜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49.9亿美元,公司市占率有望突破15%;
- 估值锚定:当前市净率15.26倍反映短期溢价,若800G产品放量,估值有望向立讯精密等消费电子龙头靠拢;
- 催化剂明确:泰国工厂达产、工业以太网订单放量、汽车通信电缆认证突破,形成三重驱动。
---
### 六、风险对冲策略
通过多元化布局平衡经营风险:
- 市场结构优化:工业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2%,降低数据中心单一市场波动影响;
- 技术储备升级:布局1.6T铜缆及量子加密传输技术,研发投入向边缘计算场景倾斜;
- 供应链韧性:建立铜材战略储备机制,与江西铜业签订长期保供协议,锁定60%原材料需求。
---
(本文基于公开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