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间,康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平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与朱建冬等5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苏州市凌臣采集计算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臣采集”)控股权(最终收购比例将以正式协议为准)。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动作是康平科技立足电机主业、发力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一步,有望通过技术、客户与供应链的深度协同,为其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凌臣采集主营业务聚焦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关部件,核心产品涵盖运动控制器、数据采集卡、边缘计算机等运动控制类产品,以及直线电机、精密丝杠、传动平台等精密传动类产品,下游广泛覆盖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等高景气赛道。
公告显示,目前,凌臣采集正推进内部股权架构调整与资产整合工作,包括收购苏州迅亚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为后续交易交割扫清障碍。本次交易价格将以审计评估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康平科技计划以自有资金支付,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对公司现有股权结构产生影响。
根据公告,康平科技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拓展,通过纳入具备智能控制技术能力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康平科技作为电机领域企业,此前核心业务聚焦电机研发与生产,在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技术布局上存在一定缺口。而凌臣采集在运动控制算法、精密传动设计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能与公司的电机业务形成互补。
“二者结合后,可构建‘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传动’的完整技术闭环。”林先平进一步分析称,凌臣采集的直线电机、精密丝杠等产品可直接与康平科技的电机产品搭配,形成更完整的智能装备核心部件组合,不仅能提升单一产品的性能适配性,还能通过技术共享机制强化整体技术壁垒,进而提升公司在智能装备核心部件领域的行业话语权。
客户结构互补是此次收购的另一大亮点。“康平科技的电机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领域,而凌臣采集已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收购完成后,康平科技可借助凌臣采集的渠道,将电机产品导入工业机器人领域。例如,凌臣采集为协作机器人客户提供的传动平台,可直接配套康平科技的伺服电机,实现客户资源复用与市场份额扩张。同时,康平科技在电机行业的品牌优势,也能帮助凌臣采集进一步拓展中小客户市场,形成双向赋能。
从地理布局来看,康平科技与凌臣采集均位于苏州市相城区,这一区位优势为双方供应链整合创造了天然条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同城生产可大幅缩短零部件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与交付周期,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同时,双方可通过共享供应商资源、集中采购等方式提升对上游的议价能力。
更重要的是,凌臣采集作为细分领域企业,此前在规模化生产效率上存在提升空间,而康平科技的生产管理经验可帮助其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放大成本优势。
尽管此次收购的协同逻辑明确,但投资者仍需关注潜在风险。公告特别提示,当前签署的《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仅为框架性约定,正式收购协议的签署需满足多重前置条件,包括凌臣采集完成审计、评估工作,完成股权重组且股权不存在代持、抵押等权利瑕疵,以及不存在未披露的财务与法律风险等。
“从行业趋势来看,当前智能制造领域对核心部件的需求随下游高端制造行业扩张而持续增长,康平科技通过收购凌臣采集切入这一赛道,既规避了传统电机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为公司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林先平看来,长远来看,若此次收购顺利落地,康平科技将从单一的“电机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系统服务商”转型,业务结构更趋多元,抗风险能力与长期增长潜力将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