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7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上百家量化私募对上市公司进行了500多次的调研。记者采访获悉,量化机构之所以频频调研上市公司,一方面是部分量化管理人搭建了主观研究团队,以提升策略的收益来源多样性;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量化私募逐步加大基本面因子的挖掘。
在业内人士看来,量化发力多策略与基本面因子研究背后,是国内私募朝着全球资管的方向加速成长的趋势。
量化私募频现公司调研名单
7月14日,天阳科技发布公告显示,近日,睿远基金、中欧基金、星石投资、复胜资产等多家采用主观策略的机构对公司进行了线上或线下调研。在此次调研名单中,九章资产(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公开资料显示,九章资产成立于2015年,曾用名为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市,专注于量化投资,实控人为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近日,佐力药业和复旦张江发布的公告显示,明汯投资现身两家公司的调研名单。据悉,明汯投资是国内较早一批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的量化私募管理人,目前策略已经覆盖股票、期货、期权、可转债等投资品种。
事实上,今年以来参与上市公司调研的量化私募不少。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共有135家量化私募调研了近400家上市公司,调研频次超500次。其中,明汯投资、进化论资产、博普资产等知名量化私募调研频次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调研方向,也与主观私募基本一致。数据显示,量化私募今年以来调研最多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板块,被调研频次最高的公司是联影医疗。
在基本面中找超额收益
一直以来,量化以数据驱动为策略,投研团队的背景大多为数学、物理等理工科专业,为何近期量化机构频繁调研上市公司?
上海一家头部私募坦言,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提升投资品种和策略的丰富性,围绕“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持续投入研究力量,目前已经组建了专门的主观多空团队,将其作为多策略中的一个子策略,希望能给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收益来源。具体来看,这一团队基于主观研究进行投资,因此会频繁进行上市公司调研。
一位量化私募创始人表示,现场尽调是公司持续发现、关注和验证基本面逻辑驱动因子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量化私募规模迅速扩张,被动投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很多量价因子的有效性在降低,基本面因子研究是必然趋势。
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表示,随着程序化交易监管的不断完善,更注重基本面因子挖掘的中低频量化策略,将成为行业主流方向。而对于基本面因子的挖掘来说,现场尽调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全球资管公司的准备动作
除了加强基本面研究,越来越多量化私募朝着全球资管的目标奋力前行。
“最近我刚从中东回来,主要是去对接海外资金的需求。”沪上一位量化私募合伙人透露,近年来公司取得了香港9号牌照,还在新加坡成立了办公室,推进公司的出海战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9日,超20家内地百亿级量化私募持有香港9号牌照,包括佳期投资、千象资产、天演资本等。与此同时,多家量化私募目前正在探索海外市场的量化投资,布局了韩国、日本以及美国市场的实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