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减少52.22%。
关于营收变动,三只松鼠方面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2025年年货节前移致一季度营收错档,二季度依托“D+N”全渠道体系,整体营收增速超20%;另外,线下分销重点推进日销品铺市并试水乳饮、饮料,公司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以及公司洞察即时零售新机遇,探索打造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
对于净利润下滑,三只松鼠给出的解释则为成本上涨所致。具体为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部分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费率有所提升;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加速日销品布局及终端渗透;以及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根据财报数据,上半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增长25.11%;管理费用增长57.89%。
在产品方面,公司坚果产品的营收同比减少1.03%至27.31亿元,毛利率下滑2.64个百分点至23.91%;综合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9.7%至13.98亿元;烘焙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1.96%至6.82亿元。
在渠道方面,上半年三只松鼠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营收为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分销业务营收为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线下门店营收为1.87亿元,同比减少18.69%。其中,作为线下门店主力的三只松鼠国民零食店营收为1.76亿元,同比微增0.57%。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线下门店累计开设450家,其中国民零食店为353家。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三只松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它精准地把握了那一阶段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与行为习惯。然而,随着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其增长动能已明显减弱,线下销售作为休闲零食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未来三只松鼠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经营,线上与线下资源互融共通,线上与线下短板互补是必然。
对于接下来渠道方面的侧重点,三只松鼠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的机会业态是自有品牌生活馆,目前已探索开出首店,未来会做进一步布局”。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三只松鼠的线下渠道是其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力的关键。线下门店能满足消费者即时消费和体验的需求,且部分消费者更信赖线下产品,品牌能够通过门店布局和活动吸引客流。而自有品牌生活馆能打造一站式购物体验,促进多品类销售,与线上渠道互补,完善销售网络。
就公司品类、渠道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三只松鼠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据了解,为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坚果及零食自产比例,三只松鼠在东区(安徽芜湖)、北区(天津武清)、西南区(四川成都)供应链集约基地基础上,报告期内新增签约华南(广东佛山)供应链集约基地,扩展建设华东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