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双重战略机遇下,新城市(300778.SZ)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领军企业,正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与新兴领域布局,展现出独特的价值重构潜力。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其核心竞争力与政策红利的共振,正在打开长期成长的想象空间。
### 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
1. 国土空间规划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持有城乡规划、建筑工程等多项甲级资质,主导深圳大运新城、惠州大亚湾等标杆项目,2025年上半年国土空间规划类收入占比达58.95%。其自主研发的BIM-GIS集成系统实现设计效率提升40%,获32项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制定能力行业领先。作为国内首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主业的上市企业,深度参与住建部《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编制,政策资源禀赋显著。
2. 智慧运维与能源业务突破
在传统规划业务收缩背景下,公司重点发力城市智慧运维领域,中标深圳龙岗区市政管网智慧监测项目,合同金额超8000万元。通过收购众安航空切入低空经济赛道,完成深圳龙岗无人机测试场规划,技术适配亿航智能载人飞行器起降需求。智慧能源业务与南方电网合作研发的智能配电系统,已应用于珠海横琴岛项目,毛利率较传统业务高15个百分点。
3.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14.5%,流动比率高达6.28,现金储备覆盖短期债务3.2倍,财务风险可控。2025年上半年扣非亏损收窄至3101万元,较去年同期改善1035.6%,显示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180天,通过供应链金融工具盘活资金1.2亿元。
### 行业机遇:政策驱动下的增长飞轮
1. 新型城镇化2.0时代来临
国家发改委明确2025-2030年新型城镇化年均投资2.1万亿元,智慧市政占比超30%。公司承接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集成物联网监测系统,单公里造价较传统模式提升25%,毛利率达28%。随着《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落地,海绵城市业务订单有望加速释放。
2. 低空经济产业爆发
依托与华为共建的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公司开发的低空交通数字孪生平台已接入大湾区80%无人机飞行数据。龙岗区eVTOL起降点规划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单项目服务费达1500万元。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收入突破5000万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7%。
3. 城市更新政策红利释放
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推动市政设施改造提速,公司为广州永庆坊改造提供全流程规划服务,项目利润率较传统业务高10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新签城市更新类合同额同比增长220%,订单能见度覆盖至2026年三季度。
### 成长动能:三大引擎驱动价值跃升
1. 技术转化加速落地
AI辅助设计系统使方案生成效率提升3倍,成功应用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控规编制。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深圳前海智慧交通项目,实现运维成本降低25%。实验室研发的智能井盖监测系统,已接入深圳水务集团物联网平台,年服务费市场规模超3亿元。
2. 区域扩张成效显著
长三角区域总部落地南京,土地储备面积达369万㎡,中标苏州高铁新城地下空间规划项目。成渝经济圈设立分支机构,获取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合同金额1.2亿元。海外市场突破取得进展,中标老挝万象新城规划项目,实现国际业务收入零的突破。
3. 政策资源持续倾斜
作为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单位,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制定,2025年获得政府补助3200万元。与国开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取新型城镇化项目专项低息贷款额度5亿元,融资成本较市场水平低1.5个百分点。
新城市的投资价值在于\政策红利×技术壁垒×区域深耕\的三重乘数效应。随着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与城市更新加速推进,其估值体系有望从传统设计服务向智慧城市运营商切换。短期关注三季度智慧运维项目回款进度,中长期目标看至低空经济业务占比突破15%后的估值重构。
(本文仅代表个人研究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