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10:48:57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山西
结束了吗
发表于 2025-07-23 22:16:14 发布于 山西

$康龙化成(SZ300759)$  $睿智医药(SZ300149)$ 药明涨、康龙跌、泰格以投养研、睿智医药“重启中”,CRO真的打响“翻身仗”?

动荡调整往往伴随“浩然新生”,大拐点已至,期待CRO集体2025半年报表现。

康龙化成:继龙大药明之后,龙二也重回两位数高增轨道Guide View

近日,康龙化成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总营收63亿-65亿,同比增长13%-16%,净利润6.79亿-7.13亿,同比下滑36%-39%。之所以营收增长,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去年同期处置股权贡献了6.48亿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上半年净利润6.24亿-6.48亿,同比增长34%-39%。

这是继CXO龙大药明康德之后,又一家营收盈利重回两位数高增轨道的中国CXO。

图源:香港财华社

让人意外的是,康龙业绩预告之后,股市并没有迎来“预期的涨停”,反而有所下跌。二级市场调侃龙二:几乎踏空所有风口,比如新冠药、多肽减肥药,所以当业绩爆点不如估值处于低点的药明时,拉不动。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像龙大药明康德有“TIDES”暴涨业务“助攻”(详见下图解析),康龙化成能够重回“两位数高增轨道”,也说明其业务韧性是极强的。

图注:药明康德“TIDES”(多肽/寡核苷酸)业务有多强悍?2025年一季度收入22.4亿元,同比飙涨187.6%,以化学业务三成占比贡献七成增长。图中所示三重技术护城河是支撑爆发的原因。这些技术真正解决了产业痛点:当诺和诺德因自产司美格鲁肽纯度不足而产能滞后时,药明却为某TOP10药企量产纯度99.9%GLP-1类似物。

作为国内知名CRO企业,康龙化成主要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临床前CRO是康龙的长板,全球排名前三,市占率约15%,实验室服务规模领先,实验室-CMC转化率高达81.47%、成本控制方面也有优势。

如果非要对比中国一众头部CXO,通俗点概括形容,药明康德是六边形战士、全产业链龙头;康龙化成是实验室服务龙头;泰格医药是临床CRO龙头;凯莱英是小分子CDMO龙头(小分子CDMO领域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五)。

单就临床前CRO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具备技术实力在国际药研市场抢实验室服务大订单的也许就只有3家:龙大药明、龙二康龙、元老睿智医药,实验室-CMC-临床的高转化需10年以上沉淀,康龙化成的客户多业务协同率达74.84%印证其平台价值,这种全流程平台壁垒+高效转化导流+成本控制能力是康龙化成的核心优势。

从行业发展面来说,去年康龙化成年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年季度收入实现环比增长、季度收入同比增速逐季加快,其中第三、第四连续2个季度收入实现同比10%以上的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和半年报预告又延续了这种良好回升势头,这也验证了CXO全面复苏的逻辑成立。

2025年一季度,CXO三巨头业绩表现已有回归高增迹象

中金公司也在研报中表示,康龙化成的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公司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盈利能力同比环比均有改善,主营业务持续向好。其他多家研报机构均看好CXO后市表现,认为行业业绩拐点显著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同时宏观层面,新一轮贸易大战后中美关系缓和及美联储降息对CXO都是利好;另外,国内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及创新药爆发、医药整体投融资环境日趋改善,都会推动前端CRO业务进一步回暖。

睿智医药:业界元老“底盘幸存”,动荡调整后重启再出发

书接上文,睿智医药是行业元老,早年和药明一起被称为“CRO黄埔军校”,只是后来在多次动荡调整中逐渐“沉寂”。

这些动荡包括:灵魂人物及团队离场后管理层持续变更、内部不同力量对垒,以及战略布局虽有前瞻但摇摆不定,在企业往一体化平台转型关键期更因团队不稳战略导向非但没有执行落地,还导致业务盘子持续缩小,最终与行业上一轮黄金发展周期失之交臂。详见盖德视界过往报道:曾经的龙头CRO业绩垫底,何时“脱困”?

另据业媒报道,睿智医药在过去4年亏损达22亿元,市值一度徘徊在数十亿元,和其行业元老地位“一点也不匹配”。转折是从去年年底睿智医药新的领导团队“企稳”开始的,加上2025行业进入回暖周期,也利于这家“底盘幸存”的CRO元老“重启再出发”。

从睿智医药的财报数据也能解读出其“谷底翻身”的积极信号,2023财年巨亏9个亿,2024虽仍未摆脱亏损状态,但利润已出现明显改善迹象:扣非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减亏幅度达74.36%。2025年从单季营收表现来看,更是重回“正增长”,一季度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为664.21万元,同比增长126.09%。

此外,企业新任掌舵者胡瑞连重新发力,布局了新的战略突围策略:

首先是深耕海外市场:以美国波士顿为核心,贡献超半营收,同步渗透欧洲市场;

其次是新赛道追赶,虽然晚于药明等3-5年,但在ADC、多肽赛道的发力也是有所成效的,比如2024年整合ADC团队与国内头部企业达成2个合作项目;聚焦复杂大环肽、GLP-1、PDC/RDC前沿领域,团队规模与订单量均呈增长趋势。

至于这家元老级CRO能否在结束动荡、重启再出发后迎来“浩然新生”,业媒认为未来取决于三大变量:一是ADC/GLP-1业务订单落地速度;二是海外市场份额能否持续提升;三是管理层战略执行的连贯性。目前来看,变量二、变量三大概率能维持预期。

而除了睿智医药,在上一轮寒冬周期里跌倒在半山坡的“美迪西”、“昭衍新药”也等着在新的回暖周期里“翻身”,如果说过去是这些CRO的“浩劫”,那今年就是这些CRO回归上升的“大拐点”,

就临床前CRO来说,有研报分析认为价格战已经结束,行业利润率回升至15%+,这可能也是睿智医药、美迪西等反转的开始。

从各自一季报来看,睿智医药一季度毛利率达27.44%,显著提升9.77个百分点,反映成本压力缓解与定价能力恢复,体现市场竞争缓和,价格战对利润的挤压已减弱;美迪西一季度净亏损同比减少61.27%,亏损收窄主因价格竞争趋缓及产能利用率优化

在过去寒冬中的动荡大调整、大洗牌中,行业产能加速出清,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这一定程度也促使价格战趋缓或终结。加上CRO加速转向差异化竞争,如睿智医药布局"双抗/ADC研发"、美迪西强化AI药物发现,这可能也减少了低价抢单行为。另外,2025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环比增长,Biotech企业研发预算回升,传导至临床前CRO订单量价齐升。国内方面,创新药BD交易爆发,也在直接激活外包需求现金流

因此,即使行业价格战还未结束,在2025年预计也会极大缓解。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行业正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演进,CRO作为新药研发的关键支柱环节,在前沿领域的技术布局与领先优势,会在下一个行业周期时代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