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投资者正在加速配置中国资产。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最新数据,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中国市场成为韩国股民的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市场。
相较于偏好核心资产的欧美机构资金,韩国投资者紧跟市场热点。在港股市场,小米集团-W、比亚迪股份等科技龙头成为主要吸金标的;二次上市的宁德时代以及潮玩龙头泡泡玛特也受到韩国资金的青睐。A股市场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成为韩国投资者配置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通道。
“韩流”追风潮玩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对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这一规模远超当地股民同期对日本及欧洲股市的投资,使中国市场跃升成为韩国投资者眼中仅次于美股市场的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从资金流向看,韩国资金重点聚焦港股。年初至7月15日,小米集团-W成为韩国股民的最爱标的,获净买入金额超1.7亿美元;比亚迪股份和宁德时代分别获净买入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此外,旗下盲盒形象Labubu在全球爆火的泡泡玛特亦受到追捧,韩国投资者对其净买入金额超过3494万美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与欧美资管机构偏好大型权重股或蓝筹股不同,韩国资金明显偏好科技成长与新兴产业公司,同时资金交易风格与港股本身的轮动节奏更加贴近。
此外,韩国资本在一级市场同样活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撰文表示,今年前5个月,韩国持牌机构在港证券交易额已超1.5万亿港元,是去年全年的2.8倍。韩国投行也成为了多只在港上市新股的基石投资者。从公告来看,在韩国资本市场极具影响力的未来资产在曹操出行的基石轮中认购了650万股。
在A股市场,比亚迪同样受到韩国资金青睐,获净买入848万美元;华泰证券、紫金矿业分列第二、第三。此外,拓普集团、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也跻身韩国投资者重点增持名单。
对核心资产仍有大量需求
韩国资金加速布局港股市场,背后既有中国市场表现的推动,也受到韩国国内市场走势的影响。一方面,2025年以来港股走势亮眼,截至7月16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约22%,成为全球表现最活跃的主要股指之一。中金公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表示,上半年港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亮眼,呈现出超预期的韧性。
另一方面,2025年前5个月,韩国股市整体表现偏弱,直到5月后才迎来明显反弹。在全球资本面临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成为韩国资金海外配置的重点方向之一。
此外,宏观政策环境也构成支撑。日前,韩国央行维持关键利率在2.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券商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韩国出口从第三季度开始将放缓,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韩国经济增长前景构成扰动,进一步推动资金向外寻找资产配置机会。
整体来看,外资对中国核心资产仍有大量配置需求。申万宏源策略团队称,外资正通过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的方式加速流入中国市场,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连续上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在香港市场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2023、2024年该数字分别为33.2%和31.0%。
国元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尚未出现显著流出迹象,显示市场信心仍在积聚。
展望港股后续走势,摩根香港精选基金基金经理赵隆隆认为,基于稳增长政策以及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其仍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在一季度科技核心资产价值重估后,港股估值得到一定修复,但结合基本面、估值、流动性、风险收益偏好等指标看,港股投资目前仍处于较高性价比区间。